关于《庐山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始终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应急保障,提升应对能力,做好水旱灾害事件防范与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衔接防抗救,保证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依法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保障庐山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庐山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
我市水旱灾害频发,特别是洪水灾害,具有突发性强、损失大、影响力大等特点。全市在长期与洪涝和干旱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组织上建立了覆盖市、乡(镇、处)两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逐步形成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应急机制。吸取近年来我市重大水旱灾害应急处置的实践经验,针对暴露出的预案体系不够完善,预案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够强等问题,组织开展《庐山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编工作。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江西省抗旱条例》《江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江西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西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机制,做好全市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庐山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内容
正文由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市安防救委工作机制、防汛抗旱准备、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善后工作、附则九部分组成。
(一)总则
主要介绍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明确市安防救委组成及职责、市安防救委办公室设置及职责、市安防救委成员单位职责及任务分工。明确各乡(镇、处)指挥机构及市安防救委各工作组工作职责。
(三)市安防救委工作机制
制定市安防救委会议机制、会商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值班值守机制、信息报送与发布机制五大机制。
(四)防汛抗旱准备
要求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工程准备、预案方案准备、物资准备、队伍准备、通信准备、防汛检查准备、河道清障准备、培训演练准备、专家组准备、值班值守准备。
(五)监测预报预警
明确监测和检(巡)查机制、预报预警发布内容及预警响应主要采取的具体工作措施。
(六)应急响应
按洪涝、旱灾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行动从低到高分为四级(一般)、三级(较大)、二级(重大)和一级(特别重大)四个级别。对不同等级的响应条件、响应指挥程序、响应措施、响应终止做出了明确规定。明确信息报告内容及信息报送、发布程序。
附防汛抗旱应急响应指挥程序示意图。
(七)应急保障
从通信、救援、队伍、供电、交通、医疗卫生、治安、物资、资金、避难场所、社会动员、技术、培训演练等方面,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
(八)善后工作
在水旱灾害发生后,明确各地、各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组织对重大水旱灾害应急处置等进行调查,对灾害影响和应急工作全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
(九)附则
对名词术语进行解释,对预案管理与更新、奖励与责任、预案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时间进行说明。
政策解读及咨询渠道
庐山市应急管理局 0792-2660131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