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庐山市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庐山市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2021年江西省政务公开工作方案》(赣府厅〔2021〕30号)要求,由庐山市数字经济发展中心结合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从庐山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lushan.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庐山市数字经济发展中心联系(地址:庐山市紫阳南路45号政府大院,电话:0792-2673239,邮编:332800)。
一、总体情况
2021年,庐山市认真落实省、九江市政务公开相关文件要求,完善重大行政决策预公开流程、提升政策解读质量,丰富解读形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优化平台栏目设置,健全政务公开机制,规范依申请和处理流程,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合法化。
(一)主动公开情况
2021年庐山市政府网站完成全新改版升级,一是按照“集成服务、便民利民”的建设目标,改版后首页更加简洁大方,栏目板块更加清晰明了,栏目内容更加丰富,信息服务更便利,功能更全面,整体服务体验得到明显提升,改版后迁移数据64928余条,网站点击量达到1042943人次。2021年发布各类政务信息9252余条,其中在网站首页政务信息类858条,部门信息105条,乡镇98条,图片新闻95余条,视频类260余期,公告公示类110余条。全市各地、各部门均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决策事项发布、建议征集栏目,2021年我市通过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征求意见7条,并且及时公布了相应的意见反馈采纳情况。二是在管理公开中,统筹做好市政府各部门、乡镇项目公开、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信息及政府债务等财政信息公开,2021年及时答复群众信件57条。三是在服务公开方面,坚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设立政务服务栏目,实现信息公开共享和业务联动办理,做好清单发布和动态调整。全面铺开市政务服务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有条件的村(居)便民服务站建设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工作。四是在结果公开中,公开政府工作报告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的整改情况,及时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复文信息。五是在执行公开栏目中,集中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职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监督途径和执法结果等信息。开设政府重点工作栏目,发布重要会议、及时公布了政府工作报告阶段性完成情况,并将重点工作落实情况通报进行公开。
(二)依申请公开回复情况
2021年市本级及所属部门共受理依申请公开10件。其中网络申请9件,邮寄1件,均按照《江西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依法依规办结,办结率100%。全年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行政复议和提起的行政诉讼案。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完善了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建设,以庐府办发81号文印发了《庐山市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等5项制度》,进一步强化信息发布管理。加强培训与指导,召开了两次较大规模和层次较高的政务公开培训工作会,确保完成我市网站建设与政务公开工作目标任务。同时政务公开渠道分线上线下两种,线上以政府网站和庐山发布为主,线下设置了政务公开专区13个。
(四)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根据国办、省办及九江市政府办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相关要求,对政府网站政务公开专栏进行了栏目调整,优化了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专题,编制完成了26个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目录,为社会公众提供集政府信息查询、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政策咨询、政民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二是政务新媒体建设情况。市政府办对政府系统的政务新媒体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治,最终保留政务新媒体22个。丰富了庐山发布微信公众号内容,积极发布疫情防控、政策解读、转载上级重要文件。
(五)监督保障情况
制定了政务公开社会评议制度,促进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责,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问卷评议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评议;结合日常监测巡查情况,年终对各部门、乡镇进行了政务公开工作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评和市直机关绩效管理考核,有力保障了政府网站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2021年未发生政务公开责任追究事件。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 规章 | 0 | 0 | 0 |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5 | 1 | 25 |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 行政许可 | 4319 |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 行政处罚 | 86641 | ||
| 行政强制 | 127 |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1851.6 |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9 | 0 | 0 | 0 | 0 | 0 | 9 |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1 | 0 | 0 | 0 | 0 | 0 | 1 |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七)总计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 结果维持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部分单位政务公开人员思想认识不足,网站信息发布审核不够严,少部分乡镇和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不规范,人员变动后工作断档、信息公开审核制度执行不到位,信息审核把关不严,错敏字(词)、专有词组误用、个人隐私信息未处理等问题时有出现;二是主动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工作存在短板,主动为全市各单位信息化工作出谋划策不多,政务信息化工作与群众的期待相比仍有差距。
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是组织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培训会,将上级有关政务公开的文件、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法律法规、保密知识、依申请公开回复、政府网站后台操作等纳入到培训内容。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安排工作人员定期与不定期对各栏目进行巡查,结合第三方评估结果,对于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部门、乡镇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2021年度我市没有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二)收取信息处理费的情况,在此专门报告
2021年度无收取信息处理费的情况。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