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市本级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19-01-21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0-1070910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庐山市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19-01-21 10:15
字号: 〖大 小〗

庐山市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省、市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要求,由庐山市政府办公室编制完成。报告全文由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基本情况、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牵头部门工作落实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以及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七个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电子版本可在庐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ushan.gov.cn)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下载。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庐山市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紫阳南路45号政府大院,电话:0792-2666272,邮编:332800)。


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进。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设立庐山市后,我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并部署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计划。二是对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新的“庐山市人民政府网站”在5月1日上线试运行,在9月1日后正式上线运行,目前一直运行良好;三是建立考核机制。我市印发《关于印发庐山市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评议考核实施方案通知》(庐府办发〔2018〕95号),文件制定相关细则对各单位进行百分制考核,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对各单位的年终考核。


(二)多管齐下,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一是集中组织培训。2018年4月20日,我市召开了全市新版政府门户网站上线暨内容保障工作培训会,对全市70余个单位信息员进行了业务指导。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信息中心增加了2名工作人员,落实了各单位专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员队伍,并及时根据各单位人员变动情况更新通讯员名单。三是明确责任分工。各单位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分管领导,并检查信息公开人员权限、角色的配备情况,确保设置合理。


(三)规范管理,明确责任。一是规范管理,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信息审核、依申请公开等制度,严格要求各单位规范信息管理,严格实行“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信息审核发布制度,并建立信息审核发布台账。二是定期通报,加强督办。信息中心每月对全市各单位的信息发布、政府信息公开、主站采用、公众互动平台回复情况进行统计,并在政府网站和电子政务群进行通报。三是强化保障,运行有序。安排两名工作人员轮流值班读网,确保政府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能正常访问、公开内容规范有效;安排一名信息员落实对“中国九江”网内容保障和“我为九江献一策”栏目的回复责任,做到信息的及时共享与回应。


二、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2018年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656条,其中通过网站公开9136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类别有:1、概况信息,有庐山市简介、本级政府介绍、领导信息:2、政府文库,有印发文件和政策解读;3、规划计划类信息,有发展规划、工作报告、重大项目;4、工作动态类信息,有政务动态、通知公告、应急管理;5、人事信息类信息,有人事任免、考录招聘、表彰奖励;6、财经类信息,有财政预决算、社会捐助、民生工程、统计信息、招标采购出让;7、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8政民互动和在线办事等信息。


(三)信息公开的形式


  在政府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还通过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电视台、公告栏、手机报等方式公开政府信息,并在行政服务中心、档案馆、图书馆设立3处公开查阅点,方便公众查阅政府信息。


三、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受理情况


  我市依申请公开件均纳入台账管理。2018年度,庐山市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依申请公开栏共收到依申请公开件2件。


(二)办理情况


  已收到的申请件中,2件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并已告知申请人。


四、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牵头部门工作落实情况;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江西省政务公开工作安排的通知》(赣府厅字【2018】50号)文件要求,我市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安排进行分解,加强重大政策措施解读,突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大依法行政公开力度,积极回应热点政务舆情,规范实体服务大厅运行,优化审批办事服务,强化政府网站建设管理,用好“两微一端”新平台,大力开展信息公开条例宣传,完善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一)统一部署,传达到位。为把《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江西省政务公开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我市立即组织召开相关专题会议。会上,分管副市长对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解读并将责任分解到各相关责任单位。会议要求,各责任单位务必提高认识,做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并将日常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到人,形成常态化机制,合力推进我市信息公开工作。


(二)迅速行动,多措并举。会后,各单位积极行动,将信息公开任务落到实处。部分单位由分管领导和至少一名工作人员组成了工作小组,对应公开的内容进行分类和细化后,通过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告栏等方式进行公开;还有部分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将应公开信息目录梳理后交给相关的业务科室,最后汇总审核后由一名工作人员统一上报并公开。


(三)跟踪落实,成效显著。根据会议要求,所有责任单位均在时间节点内上报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落实情况。市信息中心结合文件要求和上报情况采取网上和实地督查的方式,对所应公开信息逐条逐项进行核对,对未按要求完成的单位进行督查和业务指导,确保上级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通过召开会议和督查落实等方式,我市较好地完成了2018年度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主要内容及成效如下:


(一)重点工作涉及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公开;加大市政府部门取消、下放、保留行政审批、职业资格等事项的公开力度,重点公开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以及清理规范后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我市“三单一网”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对我市相关清单进行梳理,并将内容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进行公开。与此同时,编办牵头的权责清单通过江西政务服务网进行了集中发布。至12月底,全市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已在网上全面公开。


(二)推进市场监管信息公开。根据“两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开展要求,我市通过政府网站公告栏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发布了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的随机抽检公告。保障性住房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政府网站公布了相关公告及结果。


(三)推进政务服务公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模式,进一步完善江西政务服务网功能。信息中心与9个市直部门开展了9期“在线访谈”,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将信息向公众公开。


(四)推进扶贫信息。今年是全市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市政府网站开设“脱贫攻坚”专栏,加大扶贫政策、扶贫对象、扶贫成效、贫困退出、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等信息公开力度。


(五)推进经济社会政策公开。政府网站根据相关工作需要,设立专栏,公开相关政务信息;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及时将相关政策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提高了公众知晓度。


(六)推进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市发改委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信息进行公开,通过在信息公开平台设置“重大项目”栏目,及时发布、更新我市PPP项目,并定期公开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七)进一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做好全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情况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发布城东一、二期棚户区改造信息,准确解读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棚户区居民参与改造,为棚改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对象认定过程、补助资金分配、改造结果公开力度,提高工作的精准化水平。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和退出信息公开。


(八)积极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在信息公开栏设置“五型政府建设”专栏,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市“五型”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抓好督促检查,按时完成相关任务,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改革、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和领域出实照、见实效。


(九)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信息公开。公开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积极引导棚户区居民参与改造,主动发布棚户区改造相关对象名单,使流程公开化透明化,为棚改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信息公开,并将分配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公告栏向社会公示。


(十)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市环保局加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公开,每季度向社会公开监测情况(监测点位、监测项目)、评价标准及方法、评价结果;认真处理市政府网站民声通道栏目转办的多起影响环境的投诉信件,并将后续处理及跟踪结果以信息报送的形式通过政府网站进行公开。


(十一)推进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公开。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事项,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改革任务、民生举措,细化公开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等。市电视台每年制定“为民事实”专栏,实事求是公布进展和完成情况。


(十二)推进预决算公开。市财政局通过信息公开平台公开政府预算包括预算草案报告、本级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的说明、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等;并督促全市65家单位公开部门预算(括本级预算和所属单位预算在内的汇总预算)包、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表、部门支出总表等。市招标项目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并在公共资源交易网和政府网站上公开、公示。


(十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认真开展政务舆情监测工作,对涉及我市的重要政务舆情及媒体关切的热点问题仔细研判,针对涉及突发事件的各种虚假不实消息,迅速澄清。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及时准确回应多起社会关切的典型事件。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市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请求而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任何费用。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8年,全市未发生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申请、申诉和行政诉讼案件。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内容单一等现象仍然存在;个别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政府信息公开业务知识的提升有待加强等。2019年,我市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一)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制,全面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流程,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性和质量。


(二)进一步建立落实长效机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年终考评的内容,发挥好考评指挥棒的作用,促进我市政府信息公开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业务人员的学习培训,通过培训指导,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确保全面、准确、及时发布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月14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