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建议提案办理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5-09-04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5-04569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对政协庐山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9-04 15:24
字号: 〖大 小〗

对政协庐山市第二届委员会

次会议第4号提案的答复

郭晓辉委员:

提出的擦亮‘杏林驿站’品牌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标杆的建议我委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保障措施

一是确保“杏林驿站”全覆盖。“杏林驿站”属于创新性,先期前往其他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吸收 健康小屋、中医馆等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入开展调研结合我市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2023年8月选取5家条件较为成熟的村卫生室采取率先示范先行的方式启动试点建设,在充分总结归纳试点经验基础上,出台了《庐山市杏林驿站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以村卫生室为依托开展“杏林驿站”建设,在全市62个行政村建设70个“杏林驿站”确保全覆盖,针对城关镇采取划区域先行建设1个中心点(城区社区)4个支撑点(大塘村、庐阳社区、四联村、黄泥岭社区)结合各类中医诊所确保居民就近享受到中医药服务,与桃花源管理处景区服务中心协作共建率先在景区内建设“杏林驿站”举措,让当地居民和游客享受中医药服务的同时,向来往游客宣传普及杏林文化精神,全市基本实现“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二是强化人才技术提升。全市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有228人,其中基本掌握中医药服务技术的有175人,着重加大了中医药技术专业培训力度,促进人才队伍服务能力提升,通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西学中培训、薪火计划培训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师带徒”等方式,合理科学地充实配备“杏林驿站”中医服务及管理人员,2024年庐山市总医院组织周期培训9次,现场教学及跟班学习等方式累计培训1230人次,2025年举办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及杏林驿站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强化轮岗培训,涵盖中医理论、临床实践、中医药文化等多个领域,做好乡村两级医务人员“传帮带”,乡村两级医务人员中医医疗业务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安排杏林驿站乡村医生全员定期轮岗到市中医医院实践,进一步提升实操能力;畅通九江市中医医院进修培训桥梁,选派中医基础较好的深造加强。三是积极争取医保政策。寻求省、市上级医保部门支持,完善医保目录和中医药服务项目支付政策向基层倾斜,积极探索争取在现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目录基础上,将部分中医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并对部分中医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增。如熨灸,督灸,中风后遗症推拿三个中医项目申请纳入医保报销,其中督灸可以医保报销了,熨灸还在江西省医疗保障官网公示中,待正式发文后可以进入医保报销;申报价格调整43项,批准调价21项,价格调整成功率48.8%。四是强化体验宣传推广。坚持将杏林文化深度融合到驿站建设之中,通过驿站内氛围营造、中医适宜体验、就医场所提升、服务项目增加等,使广大民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认可中医。深入挖掘“杏林驿站”推广过程中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好的典型,“杏林驿站”经验做法已在国家、省、市媒体刊登和发表,2024年全省中医药改革先行示范区现场推进会在庐山市召开,2024年九江市中医药工作推进会上我市就“杏林驿站”建设进行了典型发言。九江市卫健委充分认可我市“杏林驿站”试点经验做法,已部署九江市各县(市、区)试点建设至少5个“杏林驿站”。我市先后接受海南藏族自治州、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赣州市、九江市各县(市、区)分别来参观学习杏林文化传承、杏林驿站建设等工作,各地均表示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广“杏林文化”建设。常态化组织市中医医院专家驻点各“杏林驿站”义诊等活动,充分利用市中医医院的技术力量到群众身边宣传推广杏林文化和“杏林驿站”,让群众知晓家门口的中医诊疗,获得简、便、验、廉的中医服务,确保“杏林驿站”取得实效惠及群众。同时,邀请世中联治未病大会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士等来庐山举行杏林文化传承仪式,举办“杏林医派传承与发展”讲座等系列重大活动,进一步推广我市杏林文化和“杏林驿站”成效。

二、细化工作举措

一是统一文化内核。2023年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向庐山市人民政府授牌“中医杏林文化发源地——庐山”,为促进“仁心济世、和合医道、精于医药、诚信惠民”的杏林文化精神在庐山开枝散叶,统一设计制作带有杏林LOGO的“杏林驿站”木制牌匾,悬挂于“杏林驿站”入口醒目处,并在每个驿站内打造杏林文化精神宣扬专区,涵盖杏林内核及董奉传记。二是完善建设标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站在“杏林文化”发源地历史的高度,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各项工作,擦亮杏林这一金字品牌。市委主要领导经常性关注和调度杏林驿站建设工作,于2024年6月召开现场推进会,通过观摩座谈学习交流好做法、好经验,要求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杏林文化,政府分管领导常态化调度部门推进力度、乡镇建设进度,镇村组均建立了工作专班,全力推进“杏林驿站”的选址、建设、宣传推广等。按照总体建设标准统一结合本地特色要素,打造功能统一各具特色服务体系,并随着服务能力服务类别逐步提升,对现有设备实用性、使用率及拟新开展的技术,组织研究完善“杏林驿站”配套设备清单。三是打造中医朝圣地。2024年3月省政府授牌杏林文化传播基地和江西省医德医风宣传教育基地,2024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授牌“国学与传统医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暨人才培养基地——庐山杏林示范中心”,2024年9月邀请世中联治未病大会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士等来庐山举行杏林文化传承仪式,南京中医药大学授予庐山市“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实践基地”,举办“杏林医派传承与发展”讲座等系列重大活动,组织庐山市卫健系统关于开展弘扬杏林精神医德医风学习教育活动,现场领略董奉在庐山脚下以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行医、种杏、为民治疾不收报酬的“誉满杏林”,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弘扬杏林精神,进一步推广我市杏林文化和杏林驿站成效。

三、确保实施效果

一是紧盯点位提升。我委联合属地乡镇加强对已建成“杏林驿站”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和服务流程,制定“杏林驿站”定点帮扶带教计划,在“杏林驿站”建设周期内,庐山市中医院组建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骨干医生队伍,开展常态化驻点带教服务,联合属地乡镇宣传发动开展中医义诊活动,按照“建成一家带教培训成熟一家”的工作模式,让“杏林驿站”服务功效得到充分发挥作用,确保基层中医服务惠民利民。二是开展名院名医义诊。依托“杏林驿站”常态化组织杏林文化考察、专家义诊等活动,今年先后邀请北京中医药大 学东直门医院、江西省、九江市三甲医院专家、庐山市籍在外名医开展义诊 7 次,让庐山人民在家门口享受全国中医药大师服务,全面增进对中医药服务的认可度。2024年5月1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与庐山市中医医院举行了协作暨“赵宝明名医工作室”揭牌仪式,东直门医院定期派遣中医专家在庐山市坐诊。三是促进提档升级。市政府出台的《庐山市高层次医疗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多渠道引进和培养各类中医药人才,巩固“书记部长进校园”招聘成果,公开招聘三支一扶向中医专业倾斜,推行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乡管村用”机制,全市70个杏林驿站将逐步达到“一村一中医”。分发挥其作为中医药服务供给、杏林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多元平台作用,开展特色“中医药服务包”服务,依托家庭医生签约,聚焦庐山市多发病、重点疾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等提供特色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开展杏林驿站“金杏”、“银杏”等级服务评定,使老百姓能享受到安全、有效、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庐山市总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建设,涵盖杏林驿站“马上医”远程服务模块,心电、检验等中心将覆盖至“杏林驿站”,与上级医院实现远程会诊,促进优质资源进一步下沉;庐山市中医医院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推出13项护理服务项目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将让优质护理资源触手可及,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已摸底“一老一小”与“杏林驿站”共建与邻建的,依托“杏林驿站”打造一批康养中心示范点,提供中医诊疗、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服务,推广普及中医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推拿、贴敷、刮痧、拔罐、中医养生操等保健技术与方法,构建融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形成庐山特色康养品牌。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始终站在“杏林文化”发源地历史的高度,在庐山市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下,全力擦亮杏林这一金字品牌,紧盯健全高效运行机制、充实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产业机构层次、提升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继续巩固现有工作成果,持续抓好落实、攻坚破难,推动我市杏林文化高质量发展。

       

        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20日


签发领导:熊柏青

联系人及电话:张朋朋15979962798

抄报: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