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庐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四批历史建筑名单的通知
庐府字〔2025〕45号
庐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四批历史建筑名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沙湖山管理处,市政府各部门,市(局)直各单位,驻市(山)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全面开展历史文化遗存普查和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赣建规〔2017〕38号)和《关于加快全省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赣建规〔2019〕34号)以及九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启动历史建筑普查相关工作的通知》(九建办字〔2019〕68号)要求,加强我市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管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保留历史记忆,彰显地域特色,确定河西路70号别墅等59处建筑为我市第四批历史建筑(详见附件),现予以公布。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做好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按照要求设置明显保护标志,标明保护范围,研究落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措施,切实做好我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各项工作,要强化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宣传,大力普及保护知识,营造全社会高度重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良好氛围。
附件:庐山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名单
2025年8月1日
附件
庐山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名单
| 序号 | 城市 名称 | 建筑名称 | 所在位置 (门牌号)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建筑层数 | 建筑 年代 | 历史建筑简介 (包括历史建筑位置、历史沿革、价值特色等,200字以内) | 备注(如:红色历史建筑) | 
| 1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西路70号别墅 | 河西路70号 | 1446.55 | 4018.92 | 地上3层 | 1897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46号地皮,始建于1897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人巴莉,分别于1906年和20世纪60年代有过两次加建,现为庐山宾馆经营用房。1906年巴莉女士和侯惠士在此创办了圣经医院;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庐山支社设于此;1959年第一次庐山会议期间,周恩来、李富春、杨尚昆均居住于此,同时北楼(西餐厅)为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场;1961年、1970年第二、三次庐山会议期间周恩来居住于此。别墅整体规模较大,为庐山别墅精品之一,为原英国圣经医院和中国国际旅行社庐山支社旧址,且与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相关,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 |  | 
| 2 | 九江市庐山市 | 中九路1号别墅 | 中九路 1号 | 204.47 | 323.67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16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53号地皮,建于1916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人柯斯滕斯,现为庐山疗养院第一疗区疗养用房。庐山会议期间,聂荣臻元帅曾居于此。此别墅依山就势由精细打磨的平整块石砌筑而成,建筑平面布局与立面装饰简约,与中国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相关,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  | 
| 3 | 九江市庐山市 | 中四路4号别墅 | 中四路 4号 | 137.66 | 209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03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92B号地皮,始建于1903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人鲁茨,后转予仙岩饭店有限公司,曾做为仙岩饭店北侧的主入口和前台,1964年由福州军区拨款维修,基本保持原貌,现为解放军庐山康复疗养中心疗养用房,名为“芦峰楼”。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黄永胜下榻于此(黄永胜原名黄叙全,湖北咸宁人,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此别墅依山就势而建,保存完好,建筑平面布局与立面装饰简约,与重要历史人物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  | 
| 4 | 九江市庐山市 | 中五路20号别墅 | 中五路20号 | 139.18 | 161.3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01年 | 该99B号地块于1896年被美国传教士梅格思购得(梅格思,又名美在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督会的在华传教士),别墅建于1901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人布查特,1934年后转予中国人,现为解放军庐山康复疗养中心疗养用房,名为“紫云楼”。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为接待用房。此别墅保存完好,建筑平面布局与立面装饰简约,与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活动中心的历史人物相关,且与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事件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  | 
| 5 | 九江市庐山市 | 窑洼支路37号别墅 | 窑洼支路37号 | 138.64 | 277.28 | 地上2层 | 1900年 | 别墅建于1896至1927年英租借时期,是剪刀峡最早的别墅之一,建造人是中国人宋蓉塘(1911年曾任清朝的黑龙江巡抚,辛亥革命后,长居于此),30年代中期曾作为国民党励志社使用,2016年按原欧式风格进行了高规格保护性修缮,现为庐山建筑工程公司住宅类公房。建筑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精致,与“小梅别墅”、清虚公司别墅、“六泉山馆”是当时窑洼片区知名度最高的四大别墅,是研究庐山历史文化和别墅的代表性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庐山别墅精品之一。 |  | 
| 6 | 九江市庐山市 | 中路5号别墅 | 中路5号 | 551.63 | 1092.78 | 地上2层 | 1896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5A号地皮,建于英租借时期,建造人为美国马尔通,20世纪50年代拆改并按原样修复,现为庐山疗养院经营类公房(林赛酒店)。别墅因位于长冲河中断的带状公园“林赛公园”内(以美国著名诗人Nicholas Vachel Lindsay冠名),故称“林赛别墅”。先后有孔祥熙、赛珍珠、蒋介石在此下榻。此别墅造型精巧独特,为庐山东谷别墅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 |  | 
| 7 | 九江市庐山市 | 大林路135号别墅 | 大林路135号 | 391.49 | 900.43 | 地上2层+地下1层 | 1928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268号地皮建于1928年,为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建筑,建造人为日本驻九江领事马苏达,曾做为日本九江领事馆,另称“日本大元旅社”。1938年至1946年,美国人布朗女士、瑞典人牧选青女士及庐山人胡爱德女士,一起将遗弃幼儿一一收养,共42名,其中有两名盲女,并在此别墅开办孤儿院,起名为快乐家,1946年7月23日,宋美龄曾到孤儿院探视和捐助,直到1948年8月,应宋美龄的吩咐,胡爱德院长亲自将最后的十余名孩子送往南京后停办,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及社会文化价值。 |  | 
| 8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南路26号别墅 | 河南路 26号 | 399.22 | 610.82 | 地上2层 | 1920年 | 别墅建于1920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赣西北通圣会,是美国灵修会在赣西北设立的一个分支教派。建筑西南面凸出一个圆形三层楼塔楼,为典型的西方古堡式建筑,是庐山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堡建筑之一,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研究庐山历史文化和别墅的代表性实物,亦是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重要活动中心的见证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 |  | 
| 9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东路14号别墅 | 河东路 14号 | 169.51 | 461.4 | 地上2层+地下(隔湿层)1层 | 20世纪初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5A3号地皮,始建于英租借时期,建造人为英国大英执事会;1936年1月1日,中国收回庐山英租借,此别墅为庐山管理局所有;1946年蒋经国曾下榻于此;1959年中共庐山会议期间,李雪峰在此居住;1992年,香港运通年公司购买此别墅,1993年拆改,现为香港运通年公司经营用房(美庐山庄)。此别墅虽被拆改,但总体风貌基本未变,与周边建筑群也较为协调,整体构造较为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且是研究西方宗教传播、庐山民国夏都和庐山会议的重要载体,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见证价值。 |  | 
| 10 | 九江市庐山市 | 中四路3号别墅 | 中四路 3号 | 238.72 | 358.08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03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76C号地皮,始建于1903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伦敦教会,为公寓度假型别墅,后属伊恒夫人,1964年由福州军区拨款维修,改为砖混结构,现为解放军庐山康复疗养中心疗养用房。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李作鹏下榻于此(李作鹏,江西吉安人,中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委员)。此别墅造型简约,与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活动中心的历史事件相关,且与重要历史人物相关,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  | 
| 11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西路48号别墅 | 河西路 48号 | 311.87 | 561.07 | 地上2层 | 1899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41号地皮,建于1899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内地会,现为东谷社区居委会、庐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办公用房。1946年,国民党励志社将此别墅做为接待外国使节场所。建筑原状保存完好,是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重要活动中心的见证之一,且为中国近代政府机构旧址,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 |  | 
| 12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东路10号别墅 | 河东路 10号 | 169.73 | 390.38 | 地上2层+地下(隔湿层)1层 | 20世纪初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4C号地皮,始建于英租借时期,建造人为荷兰差会;此宅曾为基督教的交际场所,后为美庐别墅的侍卫用房;庐山会议期间,汪东兴下榻此别墅;1992年,香港运通年公司购买此别墅,1993年拆改,现为香港运通年公司经营用房(美庐山庄)。此别墅虽被拆改,但总体风貌基本未变,与周边建筑群也较为协调,整体构造较为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且是研究西方宗教传播、庐山民国夏都、庐山谈话会和庐山会议的重要载体,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见证价值。 |  | 
| 13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东路13号别墅 | 河东路 13号 | 146.78 | 440.34 | 地上2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899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5A2号地皮,始建于1899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大英执事会,为大英执事会的办公楼;1936年1月1日,庐山英租借被中国收回,此别墅为庐山管理局接收,后为蒋介石侍从用房;1992年,香港运通年公司购买此别墅;现为香港运通年公司经营用房(美庐山庄)。此别墅保存完好,整体构造较为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是庐山别墅精品之一,是庐山最早的两层楼建筑,与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活动中心的历史事件相关,且与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  | 
| 14 | 九江市庐山市 | 大林路61号别墅 | 大林路 61号 | 261.96 | 654.9 | 地上2层+地下1层 | 1921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166号地皮,建于1921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曾美国基督教安息日会,为培训教会人才而兴建,人称“圣道学校”,后作为庐山小学高年级教学楼使用,现为庐山人民医院职工住房,是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重要活动中心的见证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 |  | 
| 15 | 九江市庐山市 | 上中路13号别墅 | 上中路 13号 | 238.15 | 476.31 | 地上2层 | 1896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66-69号地皮,始建于1896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位于美国教会别墅区,建造人为美国卫理公会,现为解放军庐山康复疗养中心疗养用房,暂时闲置。主体采用毛石砌筑,整体造型粗犷大方,风格较为独特,建筑原状保存基本完好,为庐山教会别墅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西方避暑地建设和宗教传播的重要组成要素,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  | 
| 16 | 九江市庐山市 | 中六路8号别墅 | 中六路 8号 | 149.23 | 149.23 | 地上1层 | 1896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09A号地皮,建于1896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内尔生循道会,现为解放军庐山康复疗养中心疗养用房,名为“迎祥楼”。此别墅保存完好,建筑整体构造精美,木雕装饰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历史韵味,且与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活动中心的历史事件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 |  | 
| 17 | 九江市庐山市 | 橄榄山路13号别墅 | 橄榄山路13号 | 123.53 | 370.59 | 地上2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49年前 | 别墅建于1927至1949年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建造人为华徇安,曾是段祺瑞部下,20 世纪 30年代举家由苏州迁来庐山建造此别墅。建筑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历史韵味,为庐山别墅精品之一。 |  | 
| 18 | 九江市庐山市 | 上中路55号别墅 | 上中路 55号 | 279.03 | 521.12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08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20号地皮,始建于1908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瑞典人贝尔格,现为职工住房。建筑主体采用精细打磨的块石,隔湿层采用毛石砌筑,设六角形客厅,主次有序,层次分明,立面装饰相对简约,更加注重实用性,整体风格较为独特,建筑原状保存基本完好,为庐山东谷别墅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和科学技术价值。 |  | 
| 19 | 九江市庐山市 | 中路23号别墅 | 中路 23号 | 287.28 | 474.48 | 地上2层 | 1919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62B号地皮,建于1919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人蒋纳吞内,现为庐山疗养院经营类公房(绿悦别墅民宿)。建筑主体采用毛石砌筑,设老虎窗和阁楼,整体风格较为经典,建筑原状保存基本完好,选址依山就势,与中国传统建筑选址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理念契合,为庐山东谷别墅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  | 
| 20 | 九江市庐山市 | 大月山路1号别墅 | 大月山路1号 | 262.01 | 257.34 | 地上1层 | 1919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81A号地皮,始建于1919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人卡莱格希尔,曾归英国传教士赫林尔所有,现为馨苑别墅酒店经营用房。1970年8月21日至9月9日庐山会议期间,原南京军区政委方明下榻于此;庐山会议后,原红28军第一任军长周时元在此别墅疗养。此别墅整体造型精致小巧,平面、立面、屋面和色彩讲求变化又和谐统一,整体保存完好,是西方国家在庐山建造的家庭别墅的典型代表之一,且与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 |  | 
| 21 | 九江市庐山市 | 香山支三路3号别墅 | 香山支三路3号 | 173.66 | 342.28 | 地上2层 | 1922年 | 别墅建于1922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人陪利安,建筑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西方国家在庐山建造的私人别墅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庐山历史文化和别墅的代表性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庐山别墅精品之一。 |  | 
| 22 | 九江市庐山市 | 慧远路48号别墅 | 慧远路 48号 | 182.51 | 547.53 | 地上2层 | 1923年 | 别墅于1923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林岳军,建筑在西式的建筑风格上增加中式六角形亭盖,另类地把欧洲的老虎窗,变成了一个偌大的中国古典式样的六角亭,且让它居于屋面的中心,而让原汁原味的欧洲老虎窗,分列左右,使外来文化在这里顺服地让出了主角地位,本土文化以一种非常开放的姿态,吸收了外来文化之长,反映了19世纪世界建筑思潮对中国古典建筑传统的继承与碰撞,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较高的历史价值。 |  | 
| 23 | 九江市庐山市 | 鄱阳路11号别墅 | 鄱阳路 11号 | 225.05 | 225.05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897年 | 别墅建于1897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湖北循道会,2014年进行了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别墅为典型的19世纪英国乡村风格,是早期庐山西方建筑风格为主导的典型代表,是研究近代庐山别墅本土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之一。1959年第一次庐山会议期间,曾作为接待用房使用,与重大影响的著名事件关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 
| 24 | 九江市庐山市 | 窑洼路20号别墅 | 窑洼路 20号 | 311.14 | 485.7 | 地上2层 | 1949年前 | 别墅建于1927至1949年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建造人胡金芳旅社,为“夏都”时期高档旅社胡金芳旅馆的第6幢,二楼西部为民国时期舞厅,现为847别墅餐厅。当年蒋经国、胡适、徐志摩、陈香梅等名人多次下榻,蒋介石、宋美龄、林森、马歇尔、王陵基(江西省省长)等官员均有出入此旅社,是庐山“夏都”时期繁荣的象征与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  | 
| 25 | 九江市庐山市 | 窑洼路70号别墅 | 窑洼路 70号 | 117.68 | 235.36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49年前 | 别墅建于英租借时期,建造人是中国人宋蓉塘。1896年李德立修建了牯岭通向九江的山道所经之地,后新兴为小街市,街市内开办了一些中国民营的“营造厂”,于是得名“窑洼”。此别墅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是庐山别墅精品之一。传闻院内原有六口泉水,故也被称为“六泉山馆”,与“小梅别墅”、清虚公司别墅、“怀白楼”是当时窑洼片区知名度最高的四大别墅,是研究庐山历史文化和别墅的代表性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独特的艺术价值。 |  | 
| 26 | 九江市庐山市 | 牯岭街28号别墅 | 牯岭街 28号 | 169.52 | 339.04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49年前 | 别墅建于英租借时期,建造人是美国基督教灵修会,现主要作为庐山景区党群服务驿站使用,一层为餐饮等商业混合,二层为牯岭镇就业之家。建筑采用打磨精细的块石砌筑,建筑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历史韵味,为庐山别墅精品之一。 |  | 
| 27 | 九江市庐山市 | 牯岭街82号别墅 | 牯岭街 82号 | 199.43 | 400.65 | 地上2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49年前 | 别墅建于1927至1949年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建造人是武汉居士林主持韩大崽,是居士林主楼,为居士学习教理、净化身心的场所,是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重要活动中心的见证之一,具有较为典型的社会发展特征,是研究庐山历史文化和别墅的代表性实物,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  | 
| 28 | 九江市庐山市 | 柏树路1号别墅 | 柏树路 1号 | 502.83 | 941.68 | 地上2层 | 1897年 | 别墅建于1897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德国礼和洋行,现作为牯岭大酒店客房使用,曾是外国人在庐山开办的最早的洋行之一,因其建筑造型及用途等原因,被称为“外廊式”或“买办式”建筑,是庐山19世纪商业建筑的典型代表,是研究近现代庐山牯岭开发利用历史的重要实物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 
| 29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西路22号别墅 | 河西路 22号 | 267.46 | 267.46 | 地上1层 | 1899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37A号地皮,建于1899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亚西亚火油公司;1933年转售给中国人办的上海银行;现为庐山管理局文化管理办公室用房。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委员、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下榻于此。别墅主体采用块石砌筑,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精致,建筑原状保存完好,为中国近代金融机构办公场所旧址,且与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相关,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 |  | 
| 30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西路76号别墅 | 河西路 76号 | 171.43 | 331.36 | 地上2层 | 1906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50E号地皮,圣经医院别墅群内,建于1906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人巴莉,20世纪90年代改建,现为东圣宾馆经营用房。1961年中共庐山会议、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此居住,且与庐山圣经医院创始人之一巴莉相关,是研究庐山会议、中国近现代史以及西方医学、宗教传播的重要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历史价值。 |  | 
| 31 | 九江市庐山市 | 松树路1号别墅 | 松树路 1号 | 224.37 | 422.73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06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50A1号地皮,建于1906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人巴莉,曾为英国基督教贵格会所有,1936年-1937年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电讯科办公场地,现为庐山税务局职工住房。别墅采用圆拱形门头、圆拱形楣头等装饰,粗犷中带着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且与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活动中心和国民政府时期夏季政治中心“夏都”的重要历史事件相关,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  | 
| 32 | 九江市庐山市 | 松树路2号别墅 | 松树路 2号 | 261.24 | 476.92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06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50A1、A2号地皮,建于1906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人巴莉,曾为英国基督教贵格会所有,1936年-1937年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电讯科办公场地,现为忆庐听涛别墅民宿经营用房。别墅采用毛石砌筑,凸出一个半六角亭配凸出的石窗额和石窗平台,平面、立面、屋面讲求变化,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且与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活动中心和国民政府时期夏季政治中心“夏都”的重要历史事件相关,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  | 
| 33 | 九江市庐山市 | 电厂路48号 | 电厂路 48号 | 686.48 | 1344.61 | 地上2层 | 1936年 | 建筑建于1936年,为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建筑,建造人为中国人。建筑采用毛石砌筑,平面布局及立面装饰相对简约,更加注重实用性,粗犷中带着细致,是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庐山电厂办公楼,是庐山开发建设与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历史见证,具有较为典型的社会发展特征,是研究庐山“夏都”时期历史文化和建设开发的代表性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  | 
| 34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西路21号别墅 | 河西路 21号 | 102.94 | 102.93 | 地上1层 | 1896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9D号地皮,建于1896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由在汉口与武昌的英、美、瑞典等国的庐山基督教会共同建造;曾做为协和救堂的附属房,为教会活动场所,也曾作为儿童礼拜场所(主日学房);现为东方艺术广告公司经营用房。主体采用毛石砌筑,整体造型粗犷大方,建筑平面布局与立面装饰相对简约,建筑原状保存完好,是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重要活动中心的见证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和历史价值。 |  | 
| 35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西路8号别墅 | 河西路 8号 | 155.66 | 311.34 | 地上2层 | 1905年前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26B号地皮,始建于1905年前,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牯岭土地投资公司;1916年为英租借地“地产公事房”办公用房;1936年中国收回庐山英租借后,中国庐山管理局由大林冲迁至此别墅挂牌办公,并在此升中国国旗;现为云隐别墅餐厅经营用房。此别墅保存完好,为各个时期重要机构办公场所,与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事件相关,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 |  | 
| 36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南路49号别墅 | 河南路 49号 | 206.48 | 127.21 | 地上1 层 +地下(隔湿层)1层 | 1923年 | 别墅建于1923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盟约教会,建筑形式为典型的西方教堂建筑,在建筑正门又增加了飞檐翘角的传统中式门廊,反映了19世纪世界建筑思潮对中国古典建筑传统的继承与碰撞,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庐山西谷别墅群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庐山历史文化和别墅的代表性实物,亦是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重要活动中心的见证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 |  | 
| 37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西路26号别墅 | 河西路 26号 | 247.18 | 244.33 | 地上1层 | 1906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38A1号地皮,建于1906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贵格会,现为庐山宾馆职工住房。1937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出席“庐山谈话会”代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居此。建筑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是庐山留存极少的法国别墅之一,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研究庐山历史文化和别墅的代表性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  | 
| 38 | 九江市庐山市 | 中十路8号别墅 | 中十路 8号 | 789.66 | 792.78 | 地上1层 | 1924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78号地皮,始建于1924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教会学校,曾做为教会学校用房,也曾是1937年庐山谈话会和1946年三青团夏令营辅助用房,现为金四季土菜馆经营用房。此别墅为目前保存完好的公共性用房,且与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活动中心和国民政府时期夏季政治中心“夏都”的重要历史事件相关,是研究庐山近代教育史和中国抗战史的重要实物,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 
| 39 | 九江市庐山市 | 环山路30号别墅 | 环山路 30号 | 300.22 | 485.78 | 地上2层 +地下(隔湿层)1层 | 1949年前 | 别墅建于1927至1949年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建造人为原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外交官、国民政府内政部长蒋作宾,其经常在此度假、避暑。以白居易字号乐天冠名为“乐天别墅”,可以充分感受不同于山下的季节气候和幽美的景色,远离尘世的喧嚣,建筑工艺水平较为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  | 
| 40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东路4号别墅 | 河东路 4号 | 387.79 | 748.84 | 地上2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07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0号地皮,始建于1907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人洛克(曾为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湖南郴州教区主教),1915年11月转予美国传教士摩西,2007年改建,现为庐山别墅村宾馆经营用房。曾为蒋介石侍卫室使用;1959年7月1日至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于此居住;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春桥居此;1995 年和 1996 年,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朱镕基先后下榻此别墅,李鹏为别墅题词“秀庐”,并且“秀庐”两字已刻在南侧墙面上。 |  | 
| 41 | 九江市庐山市 | 中路27号别墅 | 中路 27号 | 191.65 | 327.13 | 地上2层 | 1903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60号地皮,建于1903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人伊文思,现为东谷副食商店,有“荷兰风车别墅”之称。主体采用毛石砌筑,整体造型粗犷大方,配百叶窗,平面、立面、屋面和色彩讲求变化,是庐山东谷别墅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庐山西方人避暑地建设的见证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 
| 42 | 九江市庐山市 | 中二路4号别墅 | 中二路 4号 | 83.07 | 130.61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898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55B号地皮,建于1898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由五个教会共同出资建造,曾做为教会会堂,现为职工住房。主体采用毛石砌筑,整体造型粗犷大方,建筑平面布局与立面装饰相对简约,建筑原状保存完好,是庐山作为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重要活动中心的见证之一,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和历史价值。 |  | 
| 43 | 九江市庐山市 | 大林路116号别墅 | 大林路116号 | 179.94 | 359.88 | 地上2层 | 1916年 | 别墅位于如琴湖东北岸,建于1916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中国人,现为贵州茅台酱香系列酒体验中心,建筑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研究庐山历史文化和别墅的代表性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  | 
| 44 | 九江市庐山市 | 芦林30号别墅 | 芦林 30号 | 193.52 | 483.81 | 地上2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899年 | 别墅建于1899年,为俄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俄国东正教会。1912年夏,庐山的石工黄长柄向浔阳道报告了俄教堂偷移界石、侵占芦林土地的行径,因此俄传教士对庐山石工怀恨在心。1919年3月12日,青年石工郑庚喜捡柴进入此教堂,俄某教士竟开枪将郑庚喜杀害,庐山石工怒不可遏,团团围住了俄教堂,但凶手迅速逃离庐山,庐山石工将此血恨刻石,竖在牯岭西谷与正街交会的道旁,可惜此碑已荡然无存。此建筑是庐山石工不畏强权,团结对抗俄国侵略者不法行径的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建筑采用块石砌罗马券,配券心石,整体构造较为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及一定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  | 
| 45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西路92号别墅 | 河西路 92号 | 208.31 | 404.37 | 地上2层 | 1906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50C号地皮,建于1906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人巴莉,现为庐山宾馆职工住房。别墅南立面中部凸出一个半边八角形的石木体,屋面为尖锥形,颇有古堡的意味,建筑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且与庐山圣经医院创始人之一巴莉相关,是研究西方医学传播和西方避暑地建设的重要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历史价值。 |  | 
| 46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西路126号别墅 | 河西路126号 | 350.28 | 721.33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2层 | 1949年前 | 别墅建于解放前,建造人为中国人龚学遂,现为职工住房,同时兼做停云山房山洞房名宿。此别墅保存完好,依山就势,具有典型的中国建筑内廊和四合院布局风格,且为极少数的建有二层地下隔湿层的别墅之一,是庐山中国式别墅的代表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 |  | 
| 47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西路9号别墅 | 河西路 9号 | 434.70 | 441.01 | 地上1层 | 1926年 | 此30B地块于1897年由英国内地会传教士顾购得,20世纪初转售给上海圣约翰大学的英国教授库帕,经多次转售后于1926年将此地块售予英国亚西亚火油公司,并于1926年建此别墅,做为公司营业场所;1946年10月31日在此举行了蒋介石60寿辰祝寿宴会,蒋介石及夫人宋美龄出席并在门口合影;中共三次庐山会议期间,这里是华东组的会场;现为庐山牯岭饭店经营用房,正在装修。此别墅保存完好,为庐山欧洲别墅的典型代表,是庐山别墅精品之一,且与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相关,具有较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 |  | 
| 48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东路8号别墅 | 河东路 8号 | 152.07 | 456.18 | 地上2层+地下(隔湿层)1层 | 20世纪初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5A1号地皮,始建于英租借时期,建造人为英国大英执事会;20世纪30年代,此宅为英国基督教普利矛斯兄弟所居,后为蒋介石侍卫室;1992年,香港运通年公司购买此别墅,1993年拆改,现为香港运通年公司经营用房(美庐山庄)。此别墅虽被拆改,但总体风貌基本未变,与周边建筑群也较为协调,整体构造较为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与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相关,是研究西方宗教传播、庐山民国夏都和庐山谈话会的重要载体,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见证价值。 |  | 
| 49 | 九江市庐山市 | 大月山路20号别墅 | 大月山路20号 | 340.15 | 564.3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05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88号地皮,始建于1905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人休姆,现为岩时隐墅酒店经营用房。别墅整体构造较为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配有玻璃花房,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西方国家在庐山建造的私人别墅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 |  | 
| 50 | 九江市庐山市 | 中路8号 别墅 | 中路8号 | 398.40 | 676.51 | 地上2层 | 1901年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58A号地皮,始建于1901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人龙德,2003年重新装修,现做为东谷宾馆的餐饮楼。建筑主体采用精细打磨的较大块石砌筑,窗户饰以凸出的拱形窗额和石窗平台,选址依山就势,与中国传统建筑选址强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理念契合,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建筑主体保存基本完好,是研究庐山别墅历史的重要实物之一。 |  | 
| 51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南路47号别墅 | 河南路 47号 | 306.61 | 387.75 | 地上1层 +地下(隔湿层)1层 | 1923年 | 别墅建于1923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荷兰人,现为庐山疗养院住宅类公房,别墅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是西方国家在庐山建造的私人别墅的典型代表,是庐山西谷别墅群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庐山历史文化和别墅的代表性实物,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  | 
| 52 | 九江市庐山市 | 香山路27号别墅 | 香山路 27号 | 241.04 | 482.08 | 地上1层 +地下(隔湿层)1层 | 1921年 | 别墅建于1921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人英吞生,曾为美国圣经会会堂,现作为江西庐山旅游集团公司住宅类公房使用,此地皮原为美租借地,1907年庐山英租借地大英执事会把医生注、猴子岭的美租借地全部买下。建筑主体采用精细打磨的块石,基础采用毛石砌筑,主次有序,层次分明,门窗等装饰都采用中国元素,整体构造精致,装饰精美,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研究庐山历史文化和别墅的代表性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  | 
| 53 | 九江市庐山市 | 牯岭街20号别墅 | 牯岭街 20号 | 178.53 | 357.06 | 地上1层 +地下(隔湿层)1层 | 1949年前 | 别墅建于1927至1949年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建造人为中国人,现为庐山云中派出所办公用房。建筑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同时兼顾实用与美观,是中西方在建筑平面型制上相互融合的典型之一,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  | 
| 54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南路51号别墅 | 河南路 51号 | 125.76 | 182.98 | 地上1层 +地下(隔湿层)1层 | 1923年 | 别墅建于1923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美国盟约教会,建筑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西方国家在庐山建造的私人别墅的典型代表,是庐山西谷别墅群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庐山历史文化和别墅的代表性实物,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  | 
| 55 | 九江市庐山市 | 河东路11号别墅 | 河东路 11号 | 121.91 | 365.73 | 地上2层+地下(隔湿层)1层 | 20世纪初 | 别墅位于原英租借地时期的14C号地皮,始建于英租借时期,建造人为美国人威克菲尔德;20世纪20年代这里是基督教的交际场所;中共庐山会议期间,中央警卫局领导居住于此;1992年,香港运通年公司购买此别墅,1993年拆改,现为香港运通年公司经营用房(美庐山庄)。此别墅虽被拆改,但总体风貌基本未变,与周边建筑群也较为协调,整体构造较为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且是研究西方宗教传播和庐山会议的重要载体,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见证价值。 |  | 
| 56 | 九江市庐山市 | 汉口峡路18号别墅 | 汉口峡路18号 | 209.70 | 419.4 | 地上2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24年 | 别墅建于1924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是英国人阿南,建筑采用打磨精细的块石砌筑,使用石础、石斗、方形石柱等装饰,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精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历史韵味,门前石台阶东侧有一棵珍贵的樱花树,故得名“樱花别墅”,为庐山别墅精品之一。现由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作为休养所使用。 |  | 
| 57 | 九江市庐山市 | 莲谷路18号别墅 | 莲谷路 18号 | 195.59 | 386.17 | 地上2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24年 | 别墅建于1924年,为英租借时期建筑,建造人为英国约翰伯尔京,后将房权转给美籍华人杨逢熙,整体构造精美,装饰细部较为精致,平面呈十字形,具有典型基督教的象征,其醒目的特点便是陡峭的屋面。它的四个方向的屋面都成八形,而您从斜角欣赏这样的两个屋面组合时,就会感受到一种惊险、高峻、节奏激烈的美。这种陡屋面在英国中世纪的建筑中是常有的,称为“孟莎式”,是阁楼层的夸张建造。北欧也流行此建造结构。此别墅的“第五立面”的文化根基的“正宗”,使它兀立于庐山近代别墅群,是西方国家在庐山建造的私人别墅的典型代表,是庐山别墅精品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 |  | 
| 58 | 九江市庐山市 | 植青路13、14号别墅 | 植青路13、14号 | 170.90 | 223.16 | 地上1层+地下(隔湿层)1层 | 1934年 | 别墅建于1927至1949年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建造人为蒋介石。1934年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等人创建庐山植物园时资金不足,蒋介石倡议各界人士捐款,并亲笔书文建议行政院下拨经费,自己率先捐了 2000 银圆。当时省务会议通过筹划植物园基金时曾规定,凡捐款 1000 银圆以上者,拨地两亩作为永租,归其建筑别墅和布置普通庭园之用,蒋介石捐款达到规定额的两倍,按省务会规定,其为蒋介石建造了一幢别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 
| 59 | 九江市庐山市 | 大林路108号别墅 | 大林路108号 | 220.566337 | 551.43 | 地上2层 + 地下(隔湿层)1层 | 1949年前 | 别墅地处原庐山“华界”内,建于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建造人为中国红十字会,现为庐山疗养院第三疗区经营类公房,别墅平面布局与立面装饰相对简约,是庐山别墅从中西方不同建筑装饰的叠加融合过渡到简单实用的近现代建筑风格转变的代表之一,具有较为典型的社会发展特征。同时也是庐山“华界”别墅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民国“夏都”和庐山早期中国别墅历史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  | 
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8月1日印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