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五公开>>决策公开>>发展规划
信息类别: 发展规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1-12-01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3-07521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庐山市民政局 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庐山市殡葬事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1-12-01 14:30
字号: 〖大 小〗

庐山市民政局 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庐山市殡葬事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处):

现将庐山市殡葬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庐山市民政局 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1115


庐山市殡葬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巩固提升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成果,推动全市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九江市民政局九江市发改委关于印发<九江市殡葬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基础与形势

(一)全市殡葬事业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建设惠民、绿色、文明殡葬目标,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组织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参与绿色殡葬改革,推动殡葬改革大突破,殡葬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截至2020年底,完成市殡仪馆改造提升,升级改造火化炉3台,改造吊唁厅2个,完善城市公益性公墓及骨灰堂,建设并使用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22个,实现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全覆盖。二是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始终坚持殡葬改革惠民利民导向,全面建立遗体接运、暂存、火化、普通骨灰盒、骨灰寄存5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制度,全市平均减免标准达180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在殡仪馆直接核免。大力倡导绿色殡葬理念,积极引导群众采取不占地或少占地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突出设施公益属性,对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实行免费安葬,有效群众办丧负担三是遗体火化持续巩固。在实现公益性殡葬基础设施、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的基础上,持续提升遗体火化率,并于20195月实现遗体火化率100%并得到持续巩固四是突出问题有序治理。全面规范骨灰领取手续,跟踪骨灰流向,建立完善骨灰安葬(放)工作台账,切实提高骨灰入公墓(骨灰堂)其他生态安葬率,杜绝骨灰装棺再葬等散埋乱葬现象。持续深入推进散埋乱葬坟墓排查整治,按照“增量、存量”的思路,采取外迁移、去坟头、改卧碑、植树复绿等方式治理“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坟墓和大墓、豪华墓、活人墓2108五是文明节俭蔚然成风注重发挥村委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组织管理约束作用,将移风易俗有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积极倡导厚养礼葬、节俭办丧,切实遏制农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绿色生态、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逐渐被广大群众接受认同,人民群众对殡葬改革的获得感、认可度、满意度得到提升

(二)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殡葬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基本社会服务的重要方面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更好实现逝有所安的愿望和需求越来越迫切,全市殡葬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着既要确保积极稳又要坚决防止反弹的双重挑战,面临着既要保障人民群众多层次丧葬需求又要加快解决不平衡、不充分殡葬服务供给的双重任务,面临着既要依法有序推进又存在法规制度不健全的双重压力,对我市殡葬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

同时,“十四五”时期全市殡葬事业改革发展也面临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民政工作和殡葬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殡葬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省委省政府、九江市委市政府把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重要考评内容,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要素保障。庐山市委、市政府把殡葬改革纳入更高水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要求,支持树立公益性、普惠性、兜底性的殡葬事业发展原则,大力支持殡葬事业发展。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殡葬服务供给的需求日益强烈,社会各界更加主动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工作。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九江市和庐山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实现全面进位赶超为目标,常态长效抓好殡葬改革,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深化殡葬移风易俗,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殡葬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实现逝有所安。

(二)基本原则。

——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常态管理。完善殡葬改革常态长效工作机制,争取党委、政府在规划编制、土地供给、经费投入、公共服务、监管执法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紧盯重点任务,优化方法路径,尊重群众意愿,防止反弹回潮。

——聚焦民生需求,扩大服务供给。突出殡葬事业公益属性,优化殡葬资源配置,规范殡葬市场管理,提升殡葬服务能力确保供给丰富、公平可及、群众受益。

——坚持文明绿色推进移风易俗优先建设骨灰堂,统筹建设公墓倡导节地生态安葬,传承优秀传统殡葬文化,摈弃大操大办、办丧扰民等陋习,倡导尊重逝者、慰藉生者的丧葬文明新风。

——坚持示范引领,带动群众参与。推动党员干部示范带头,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营造全社会支持殡葬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目标。

2025年,市殡仪馆火化设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实现遗物焚烧无害化;全力推动现有殡葬设施提升改造,实现殡葬设施布局更加科学,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规范。支持一批城乡公益性骨灰堂(公墓)标准提升,打造创建省市级示范性殡葬服务设施;引导城群众集中文明治丧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集守灵、悼念、休息、餐饮等功能的殡仪服务站。持续巩固遗体全员火化不反弹,提高骨灰葬入骨灰堂(公墓),提高区域内节地生态安葬比例。深化殡葬移风易俗,推行绿色文明殡葬。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设施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市殡仪馆及庐山人文纪念园项目,全面建成功能齐全、环境良好、服务优质的新殡仪馆,更新节能减排火化设备,新增的火化炉选择拣灰炉,逐步淘汰现有平板炉配置遗物无害化焚烧设施,避免露天焚烧或随意丢弃,全面改变目前旧殡仪馆标准低、功能弱、空间小的现状,满足群众办丧更高需求。建设一座高标准城市公益性墓地,提升墓地环境,优化服务管理。

(二)优化殡葬服务网有序引导城群众在指定场所集中文明治丧实现遗体接运、存放、守灵、悼念、火化、祭扫、餐饮和住宿等殡葬“一条龙”服务。合理配置乡镇殡仪服务站点,农村集中治丧能力明显提升,支持乡、处)选择适当场所,改造建设基层殡仪服务

(三)加强经营性公墓监管开展经营性公墓监管,督促履行公墓年检制度,查处经营性公墓未批先建、擅自扩建、违规建设销售超标准墓位等问题。有序转型建设一座现代化、生态化、园林化经营性公墓,推广和落实节地生态安葬要求

(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强化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管理维护,创新服务模式,明确责任主体,落实日常管护人员建立完善管理办法,形成建设、使用、管理的无缝衔接,严禁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违规对外销售落实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确保免费政策长期稳定有效,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加强殡葬服务市场管理,完善服务收费政策,联合整治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和强制服务收费、只收费不服务等违规经营、欺行霸市行为,严厉打击殡葬领域涉黑涉恶、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法行为。

(五)推进智慧殡葬建设。加快殡葬信息化建设,完善智慧殡葬管理服务平台,按要求做好殡葬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相关工作,完善网上预约、远程告别、网上支付、网络祭扫、网上评价投诉等服务。做好殡葬数据录入和完善,实现殡葬信息互联互通共享。运用信息化管理服务手段,提高殡葬在线政务服务水平。

(六)狠抓突出问题治理。巩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保障群众合法丧葬权益。继续推进遗体火化,保持火化率不反弹。加强骨灰去向跟踪管理,提高骨灰入墓率,稳妥有序治理“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和活人墓大墓、豪华墓,杜绝新增散埋乱葬。加强基层殡葬信息员队伍建设,深化行风建设,强化对殡葬从业人员管理推行殡葬服务信息公开公示制度。畅通公众监督维权渠道对服务管理不规范、严重偏离公益方向、公众满意度差的服务机构要依法予以处理。

(七)倡导绿色文明新风。积极融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殡葬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殡葬移风易俗示范点建设,以殡葬服务机构、城乡社区等为重要宣传阵地,引导树立现代文明丧葬新风。通过政策引导、行业规范等多种方式,推行树葬、花葬、草坪葬、骨灰撒散等节地生态安葬推行文明节俭治丧。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支持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发挥信息报告、政策宣传、上门服务、制止陋习等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和奖惩办法,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通、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积极履行殡葬工作属地责任纳入当地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内容,对设施建设、重点整治、移风易俗、舆情导控等重大事项要及时研究解决

(二)加强要素保障。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健全殡葬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源参与殡葬事业建设运营。协调解决项目用地,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殡葬工作队伍建设, 推进服务和监管迈上新台阶。

(三)注重宣传引导建立殡葬工作宣传引导长效机制,宣传政策法规,普及科学知识,传递文明理念,注重实践养成。持续宣传殡改政策,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注重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制定文明节俭的丧葬礼俗规范,注重培育绿色、文明、节俭殡葬新风。加强舆情导控,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理突发风险和舆情热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防止恶意炒作。

(四)加强督促指导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盯短板弱项,帮助基层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推动工作。加强问题督促检查,完善调度通报制度。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压实各地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地实施。


庐山市民政局办公室20211115日印发


      10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