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24年上半年全市商务经济运行情况
一、重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内资。1-5月,我市认定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其中亿元以上4个,实际进资35.69亿元,列九江市第11;同比增长12.34%,列九江市第6。
2.外资。1-6月,我市现汇进资暂未破零。
3.外贸。预计1-6月,我市生产型外贸出口11000万元,同比增长55.9%。
4.社消。1-3月,我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5.27亿元,同比增长5.1%,增幅列九江市第5。1-6月,我市上报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8.03亿元,同比下降22.8%。
二、存在问题
(一)主要经济指标存在短板。一是社消增长压力较大。近年来我市社消增幅始终保持九江市第一方阵,现有基数大,符合入统标准的新企业储备相对较少,后生动力不足,保持增长压力大。二是外贸增长面临困境。我市生产型外贸出口总量不大、结构单一的问题突出,受全省叫停流通型外贸出口影响较大。三是现汇进资尚未突破。1-6月份,我市外资上报数据为零,急需夯实外资储备。四是内资储备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市虽招引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但从整体来看,大体量的制造业项目不多,多数项目推进整体较为缓慢,可认定为内资项目的较少。
(二)项目招引成效有待提升。一是有效项目信息相对不足,先进制造业类项目储备较少,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值得进一步跟进对接的项目信息不多。二是幸福产业、主导产业项目招引成效不足,2024年以来新签约的16个项目中,工业项目仅7个,占签约项目总个数的43.75%,投资额13.6亿元,占签约项目总金额的54.4%,工业主导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星级宾馆、民宿集群培育、文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项目招引有待突破。三是项目推进有待加强,1-6月,签约已开工项目9个,开工率56.25%,无法履约被取消项目3个,个别项目因要素保障原因,自2023年签约以来,迟迟未实现开工。
(三)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一是农业产品供应链不够丰富,品牌建设和文化赋能方面意识薄弱。我市农产品虽然品种较多,但大多生产规模小而散,未形成聚集和规模效应,且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产品多无商标、无包装、商品性差。二是与直播经济配套的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电商直播队伍有待提高,急需培育新农人主播领军人才。三是电商示范工作推动难度大。电商经营者配合电商数据统计的工作意识不强,由于缺乏网络平台支持及工作抓手,无法全面掌握我市电商企业真实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项目为王。加快工业强市建设,聚力产业项目争夺,全力拓宽信息来源,依托奋发集团、锟庐公司等已落户的重点企业,积极开展以商招商;借助社会化、市场化专业招商力量,深化与浙商创投、中科招商、紫金港资本等专业招商机构的业务合作;利用好驻点小分队的排头兵优势,实地调研、上门走访、精准推介,邀请更多客商来庐考察,促成更多项目签约落户。力争三季度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实现“20”项目新突破。
(二)紧盯指标短板。外贸方面,加大对工业园区实体生产企业全面进行摸排,主要针对出口在外地的企业大力开展回转引导工作;对全市外贸重点外贸企业进行走访,加强帮扶,把握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红利,鼓励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全力扩大我市生产型企业出口。外资方面,一方面对已落户中海庐山文旅新城项目保持紧密对接,力促项目方增资扩股,引进现汇;另一方面协同自然资源局加快推动和庆(珠海横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落户我市。社消方面,加大商贸企业摸排力度,加强业务指导,主动上门对接沟通,每月督促各乡镇及相关单位指导好限上商贸企业数据报送工作,重点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进行调查摸底,争取更多符合入统标准的企业尽快入统。
(三)激活消费市场。一方面,围绕季节性消费热点和重要节假日,组织举办体现庐山特色的各类消费活动。打造城区夜市经济,促进美食名吃、娱乐体验、文化休闲等多元化夜间消费业态,持续营造浓厚的促消费氛围。另一方面,鼓励重点产业产品开展线上销售,结合“双十一”“双十二”等网络销售旺季开展“赣品网上行·网上寻(浔)品”网络促消费直播活动,进一步扩宽消费市场。
(四)提升电商能级。加快推动电商示范创建工作,将以培育电子商务主体和运营企业为重点,鼓励有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创建省、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指导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继续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持续举办各类电子商务培训班,加大电子商务直播技能培训力度,提高电商从业人员的直播电商运营能力及营销策划能力,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各类人才。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