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23年一季度全市商务经济运行情况
一、重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内资
一是利用市外项目资金:1-2月份,我市认定市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其中亿元以上3个;1-2月份实际进资28.05亿元,列九江市第13,同比增长8.18%,列九江市第11。
二是利用省外项目资金:1-3月份,我市认定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2个;1-2月份实际进资7.29亿元,列九江市第13,同比增长12.5%,列九江市第10。
(二)外贸
1-3月份,预计完成外贸出口10.6亿元,其中生产型0.2亿元,引进跨境电商10.4亿元。
(三)外资
1-3月份,预计引进现汇进资7万美元。
(四)社消
1-3月份,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67亿元,累计同比增长7.4%。其中3月份上报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数为3.53亿元,当月增幅11.6%。
二、存在问题
一是招商氛围不够浓厚。组团外出招商积极性不够,1-3月份,组团责任领导共外出招商39次,乡镇主官共外出招商16次,市直部门(驻市单位、市属国企)主要领导共外出招商35次,个别组团今年还未开展外出招商。离组团责任领导每月外出招商2次以上、乡镇党政主官每月三分之一时间用于外出招商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项目推进有待加强。内资方面,签约项目开工投产率不高,项目推进不快,落地成效不明显,2022年以来引进签约了正式协议的项目54个,其中投产项目仅21个,占38.9%,且缺乏大项目支撑,造成内资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外资方面,近两年我市外资申报全部依托中海地产庐山新城文旅综合体项目,新外资项目引进乏力,完成今年1500万美元现汇进资任务压力巨大。
三是社消增长动力不足。今年以来,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消费增幅较去年同期有一定比例下降。虽然我市先后出台了免门票、发放消费券等一系列有效刺激措施,带动山上消费呈现大幅度增长,但由于山上限上商贸入统企业总量少,仅37家,占全市总数的18.8%,且数据基数占比低,2022年山上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68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1.42%,因此虽然1-3月份山上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23.96%,但对全市实际贡献非常有限。山下基数大、增长难,山上消费热、不出数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力项目引进,在招大引强上求突破。进一步依托“组团+小分队”招商模式,坚持以产业为导向开展“精准招商”,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通过开展“委托招商”、“活动招商”等方式,不断拓展招商渠道和方式,全力招引一批优质项目和龙头企业,力争引进2个5020项目;加大外资项目的招引力度,提升项目对接、洽谈中的外资背景调查意识,多渠道开展对外资项目的推介招商,增加外资现汇的储备。
二是加速项目推进,在大干项目中求实效。压实招商组团、责任单位和首席服务官责任,定期梳理排查企业履约及项目运行存在的问题,努力化解项目推进梗阻。加快星煜机电、江海粮油、未来农业示范产业园、星子港沙山作业区码头、翡翠城五星级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储备项目质量和体量。
三是加强企业入统,在挖掘潜力里求增长。紧盯山上商贸企业入统,深入摸排山上商贸企业实情,压实相关部门责任,确保全年新增限上商贸入统企业30家以上,充分挖掘山上消费潜力,力争商贸消费增幅保持全市前列。加强对各个乡镇的监测调度,确保每月数据报送及时准确。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