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做好“六稳”工作 落实“六保”任务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2-04-13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2-89178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就创中心稳就业保民生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 2022-04-13 11:50
字号: 〖大 小〗

就创中心稳就业保民生工作情况汇报

2021年,庐山市就业创业中心继续坚持以“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稳定就业”为目标,以园区建设、产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扶持项目为重点,紧紧围绕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通过政策宣传、开发就业岗位、搭建服务平台、落实补贴政策等措施,全面推动了就业创业工作持续发展,确保庐山市就业形势大局稳定,现将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扩大就业,构建劳动者和用工企业之间互通互动平台。一是抓住春节期间广大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及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回家过年的黄金时间,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共组织76家企业进行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600余个。二是以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招聘会,共组织了82家企业进行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三是以高校毕业生、城镇脱困解困和脱贫劳动力为主要对象,组织开展“金秋招聘月暨高校毕业生招聘”、“城镇脱困解困招聘会”和“乡村振兴招聘会”活动,共组织85家企业进行招聘,提供岗位1200余个。通过此类大型招聘会,共发放招工宣传单1.8万余份,达成就业意向1600余条。

二、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其稳定就业及再就业。一是重视培训宣传,努力营造浓厚氛围,引导企业用人观念和转变群众就业观念,积极参与技能培训,提高自身发展。二是加强业务协作,结合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和围绕传统产业,根据创业人员的需求和就业意愿,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学员的企业管理和运营水平,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三是坚持围绕市场需求这一导向,根据家政康养类劳动力紧缺这一现状,积极组织开展康养类培训,助推家政服务产业的发展,为赋闲妇女就业提供新渠道。四是援助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让员工学习必要的安全生产和职业技能,助推企业发展和为企业减负。2021年岗前培训980人次、技能提升培训2807人次、以工代训138人次,养老护理员782人次,育婴员、保育员185人次。

三、坚持盘活存量与创造增量并举的原则,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一是组织开展“金秋招聘月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平台,共组织66家企业进行招聘,提供岗位673个。二是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助力其创业。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6人3万元,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16人310万元。

四、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创业贷款政策宣传力度,印制政策宣传单,通过各大型招聘活动发放到群众手中。二是提高贷款额度、创新反担保模式。按上级文件严格落实个贷最高30万的额度。加强与合作银行的沟通,创新担保模式,采取授信、互保和资产抵押等方式进行担保,为企业融资开辟多种渠道。三是精简业务材料,提高业务效率。充分利用新的业务系统对申请人员进行身份甄别和个人信誉查询,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精简材料,方便群众申领。

五、多措并举推进失业保险工作,助力企业稳定发展。一是严格落实各项失业保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应发尽发,并代缴医疗金。二是严格落实一般性企业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工作,通过数据比对,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应返尽返。三是加强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宣传力度,通过开展政策宣讲会,让各参保企业知晓政策,对申请人员,严格审核,及时发放。2021年,发放失业保险金360人,247.28万元,代缴医疗金46.71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473人 241.1万元。一般性企业稳岗返还123家,35.46万元,稳岗返还覆盖率100%。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2人0.35万元。

六、支持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渔民安置工作一是精准宣传就创帮扶政策。组织乡镇基层单位、村组开展精准宣传,“不漏户不漏人”将就创帮扶政策发放到退捕渔民手中,2021年共发放退捕渔民政策宣传册、岗位宣传单6500余份;二是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根据退捕渔民信息,通过基层人社平台对退捕渔民就业培训需求开展调查,按需开展高速艇驾驶员、康养类、创业电商等培训。2021年共开展退捕渔民技能培训12期201人;三是开展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以专场招聘活动为载体,结合沿湖乡镇退捕渔民数量、性别年龄结构、文化技能水平和本市产业特点等,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2021年共组织专场招聘6场,累计服务渔民1600余人次,帮扶361名渔民走向就业岗位;四是大力开发退捕渔民公益性岗位。结合沿湖乡镇在禁捕巡查、环卫保洁、河塘管护等方面的公益性岗位需求,合理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集中托底安置一批年龄较大、自主就业困难的退捕渔民,累计共开发退捕渔民公益性岗位85个;五是支持退捕渔民自主创业。全力帮助渔民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一次性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真正帮助退捕渔民走上岸、立住脚、谋发展。2021年发放退捕渔民一次性创业补贴9万元。

2022年工作计划

1、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完善城乡劳动者就业扶持政策, 努力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2、夯实平台,完善服务功能。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着力打造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提升统筹城乡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扩大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主要是继续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等载体,努力使我市“改革创新、龙头引领、强产兴城、实干惠民、全面赶超”工作稳步推进。

3、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充分利用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等就业扶持政策,引导用人单位优先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4、继续开展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专项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和用人单位搭建劳务供需平台,促进城乡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切实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培训促进就业的功能。严格业务流程审批程序和补贴标准,全面落实各项补贴。

5、继续大力做好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工作。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