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领导简介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09-11-23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0-1012699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让世界文化遗产存真千秋万代 星子县建立庐山石刻存真档案

发布日期: 2009-11-23 00:00
字号: 〖大 小〗

 

让世界文化遗产存真千秋万代

星子县建立庐山石刻存真档案

 

星子讯 报道:江西庐山山南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山南石刻文化中,星子县以拓片建立存真档案,永保石刻文化的存真性,对研究庐山历史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星子县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在国务院批准的398公里庐山风景名胜区中,占有200平方公里,享有“古典庐山”、“真儒过化”盛誉。古往今来,帝王将相、巨子鸿儒、高僧名侣驻足山水,或吟诗作赋,或记载历史,勒工于石。目前,庐山发现历代石刻1300余通,星子县境内达700余通。秀峰景区1.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掘石刻达182通,涉及唐、宋、元、明、清及近代,楷、行、草、隶、篆等字体,并汇聚大家真迹,竞显各朝书法艺术造诣。联合国有关专家在秀峰考察,赞叹秀峰石刻于世界文化的罕见现象。山南石刻除汇聚多朝代、多民族、多国家名人墨客、达官显要题刻于一体,蕴藏着罕见的千年文化外,还尽显政治、军事研究价值。康熙皇帝首书赐名的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折射出历史沿革的一斑;颜真卿手书的《大唐中兴颂》、王守仁手书的正德庚辰平宸濠题识碑、韩国汉学家手书的“笑啼岩”等等,都具有较高的政治、军事学术研究价值。

为了防止山南石刻遭风吹雨蚀与地质灾害的毁坏,星子县组织专门力量对山南石刻拓片建档。目前,石刻拓片存真工作基本结束拓片的存真,便于石刻遭毁坏后复原。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