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01-08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4892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庐山市人社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4-01-08 15:15
字号: 〖大 小〗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庐山市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奋发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着力拓宽渠道稳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一是积极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目前,庐山市就业之家线上线下建设已全面完成,处于试运行状态,配置人员4名,(其中:专职人员2名、见习人员2名),岗位人员统一着装对外开展服务,通过就业之家软件线上发布岗位信息110余条,通过大屏幕对外进行展示。镇村网点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中,完成网络注册87家,已完善统一标识并开始试运行7家,发布岗位信息260余条。

二是全力服务重点群体就业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渠道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我市小微企业前中期发展发挥重要积极作用,截至当前,我市共创建县级孵化基地3家:庐山市环保石材创业园、庐山市金鹿科技创业园、庐山市工业园创业园;市级孵化基地1家:庐山市星天地创业园;省级孵化基地1家:庐山市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三创新打造“用工庐易零工客栈”平台,累计服务零工1967余人,向相关单位选送零工和灵活就业人员933人,“一站式”零工就业服务体系成效显著。四是抓实基金安全防线。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打击短期参保骗领失业补助金、联合打击侵占骗取失业保险基金违法犯罪行为四项专项行动,截至当前:我市5家劳务派遣公司共计享受22次稳岗返还政策,发放资金30.79万元,均合规使用,上级下发的失业保险待遇疑点数据均逐一核实,未发现有违法骗取失业金行为。五民生任务目标按节点有序推进。截至当前,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3016人,其中:省内1763人;新增城镇登记就业人员2901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021人;困难人员就业221人;新增公益性岗位39个;开展职业培训2596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216万元;

2、不断兜牢底线保民生。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全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提高企业参保率和缴费率,社会保险累计参保12.59万人次,收缴保费4.25亿元,发放养老保险待遇6.78亿元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落实财政缴费补助8906.6万元全面落实降费减负、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和疫情期间缓缴社保费政策,为697家企业减免社保费660.1万元二是重点问题精准突破。完成了原星子县困难企业改制社保有关工作,涉及13家企业813人,缴纳社保费近四千万;配合景区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景区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中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接收工作;三是强化稽核内控管控工作,对上级下发的疑点数据进行认真核查,建立疑点数据核查和整改佐证台账,截至当前,核查疑点数据800余条,追缴多领社保基金30万元,处理企业参保缴费不规范行为12起,组织拍摄内控标准贯宣短视频《答案》获全省二等奖。四是基金运行持续规范。组织开展了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和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通过多种渠道定期向社会发布未认证人员暂停发放养老金公告,截至当前:全市企业养老待遇对象完成认证9487人、机关事业养老待遇对象完成认证2958人,城居保待遇对象完成认证19751人,认证率分别为78.74%、75.90%和63.82%,停发未认证人员待遇373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社保基金监管长效机社保基金运行持续安全健康、稳定。

3、大力夯实基础聚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战略,扎实推进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人才一体化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有序推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三支一扶”人员招募计划工作,截至当前,事业单位计划招聘116人,已全面完成聘用文件、工作介绍信、工资介绍信印发工作。“三支一扶”完成人员招募20人;二是通过九江市“才汇九江”人才引进高层级人才,全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67人,其中: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人才4人,副高以上职称类人才1人,引进博士、研究生14人、本科48人;三是积极申报国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开展“浔城英才”计划推荐和特殊人才及新兴职业人才举荐认定工作,向九江市推荐“浔城英才”青年拔尖人才4人,举荐特殊人才及新兴职业人才2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鄱阳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李相虎成功入选“赣鄱俊才计划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领军人才。四是不断夯实人才平台建设,2023年省科协官网对我市庐山华砂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省级院士工作站申报情况进行了公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鄱阳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成功获批省级创新实践基地。

4、积极维护稳定促和谐。持续做好农民工欠薪、劳动权益保障等重点工作,从源头上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积极推进农民工欠薪清理工作截至当前,共监管在建项目162个,用工32612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累计进账8.71亿元,6.68人代发工资5.28亿元。积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推荐10家标杆企业参加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取得良好成绩,庐山市工之家荣获全省金牌调解组织,其负责人杨利强荣获全省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师。三是成功获批省级五星级仲裁庭称号,依托政法多元化解平台,设立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采取平台“吹哨集合”模式,充分发挥人社+法院+工会+司法+N的多元化解诉调对接中心的联动作用,进一步提高仲裁效能建设和办案质量,提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公信力截至当前,劳动仲裁受理投诉112件,办结112件,办结率100%,涉及人数869人,涉案金额1193.31万元,案件调解111件,裁决1件,调解成功率99.11%,涉案金额277.37万元,其中:劳动报酬53.73万元、经济补偿98.12万元、工伤待遇125.52万元。四是创新工作机制,坚持以大改革引领大发展,在全省率先试行免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通过“免、贷”等保证金优惠政策助推施工企业项目建设,共免缴6个项目的保证金194.89万元。探索行政审批新思路,在全省率先实行不定时工作“告知承诺+备案”制,以上创新做法被江西营商、江西新闻等多家媒体发布推广。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创业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技能人才与一线工人较为短缺、劳动者素质与用工岗位要求不匹配。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观念落后,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现象,部分企业“招工难”和部分劳动者“就业难”将长期并存。

社会保障方面参保扩面质量还不够高。宣传、引导、督促企业特别是工业园区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氛围不浓、力度不够,主动服务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际缴费人数占应参保人数比率、平均缴费工资占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比率距离90%的任务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园区企业参保扩面还有较大空间。

(三)人事人才方面:人才引进上吸引力不够,由于我市经济水平较薄弱,能够给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的待遇不高,对外引进人才的难度非常大尽管尝试采取了多种类型的政策措施,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另外,各企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在对人才需求的申报上,如:“双百双千”、省百千万人才、省政府特殊津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等还不够积极主动,谋划不够。

(四)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签订劳动合同率低、流动性过大,给执法维权造成一定困难。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存制度还有欠缺,目前,我市国企和国债建设项目执行这项制度较好,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项目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在未缴存保证金情况下就开工见建设为后续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埋下隐患

    三、下一步打算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充分就业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做好稳就业工作,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好供需平台。全力落实创业贷款、见习补贴、培训补贴等一系列惠企惠民政策。全力建设“5+2就业之家”,大力推广“5+2就业之家”线上平台。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开发就业岗位,鼓励通过创业带动更多就业。

(二)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加社会保险,将扩面征缴工作延伸到农家乐、酒楼、宾招行业等旅游产业;加强与乡村振兴局、民政、残联等相关单位的沟通,信息共享;加大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和个人对参保人员进行缴费资助。

(三)创新引才育才用才,助力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人才引导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回家就业创业。紧扣乡村振兴发展,深入发掘地方特色产业技能人才;继续做好各项事业单位招聘、遴选、安置与考核工作;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务工劳动者幸福感。加大根治欠薪力度,对工业园区企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密切关注,做好在建工程项目的实名制日常监管工作,打造特色速裁品牌。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