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2-07-08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2-335516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庐山市人社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2-07-08 11:55
字号: 〖大 小〗

庐山市人社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

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2年上半年,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大干实干,各工作全面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一、主要工作

(一)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成效

1.多渠道搭建平台。一是抓住春节期间广大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及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回家过年的黄金时间,围绕“促进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创业”工作主要求,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共组织181家企业进行招聘,提供就业岗位5808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299条。二是以开展线上线下民营企业招聘月为平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问题,当前线上招聘共149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发放孵化基地运行费补贴11.13万元,惠及企业108家;新增庐山市金鹿科技创业园为县级创业孵化基地。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6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1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917人,其中省内新增转移1038人。

2.多角度开展培训一是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氛围,引导企业用人观念和转变群众就业观念,鼓励其积极参与培训,加快自身发展。二是加强业务协作。围绕传统产业,结合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组织初创人员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其企业管理和运营水平。三是坚持围绕市场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康养类培训,助推家政服务产业发展,为赋闲妇女提供就业新渠道。四是援助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让员工学习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技能,助推企业发展。2022年截至当前,已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132人次(线上培训1094人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602人次(康养培训564人次),创业培训478人次,退捕渔民培训155人次,企业职工岗前培训52人次。

3.多措施助企发展是提高贷款额度、创新反担保模式。严格落实上级文件,将个贷提高到30万额度。加强与合作银行的沟通,创新担保模式,采取授信、互保和资产抵押等方式进行担保,为企业融资开辟多种渠道。二是开展重点扶持行业创贷对接会,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召集企业,就创中心进行政策宣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现场办理创业贷款,尽最大努力援企纾困。上半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843万元,其中个贷5543万元。三是严格落实各项失业保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应发尽发,并代缴医疗金,共发放失业保险金689人,387.97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32人,7.9万元,代缴医疗金618人,69.82万元。四是严格落实一般性企业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工作,为191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116.83万元

4.大力度稳定就业一是积极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项利民政策,对有创业意愿的,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经申报、审核及公示后按文件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二是按照精细化、长效化要求切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三是规范管理公益性岗位。对公益性岗位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合理开发了社会治安协管、保洁保绿和森林防火等公益性岗位,真正发挥了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2022年截至当前,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1人0.5万元,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10人300万元。

5.多层次安置渔民一是精准宣传就创帮扶政策。组织乡镇基层单位、村组开展精准宣传,“不漏户不漏人”将就创帮扶政策发放到退捕渔民手中,上半年共发放退捕渔民政策宣传册、岗位宣传单2000余份;二是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根据退捕渔民信息,通过基层人社平台对退捕渔民就业培训需求开展调查,按需开展高速艇驾驶员、康养类、创业电商等培训;三是将退捕渔民作为招聘活动重点服务对象,以招聘活动为载体,结合沿湖乡镇退捕渔民数量、性别年龄结构、文化技能水平和本市产业特点等,选择合适岗位进行推荐,上半年共组织招聘2场,累计服务渔民2500余人次,帮扶327名渔民走向就业岗位;四是大力开发退捕渔民公益性岗位。结合沿湖乡镇在禁捕巡查、环卫保洁、河塘管护等方面的公益性岗位需求,合理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集中托底安置一批年龄较大、自主就业困难的退捕渔民,累计共开发退捕渔民公益性岗位49个;五是支持退捕渔民自主创业。全力帮助渔民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一次性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真正帮助退捕渔民走上岸、立住脚、谋发展。2022年截至当前发放退捕渔民一次性创业补贴3万元。

(二)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

1.强化扩面征缴。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截至6月底,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495人,缴费人数18064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6385人,缴费人数6187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821人,缴费人数14641;全市城居保参保人数99582人,缴费人数45638人,待遇领取人数29848人;全市尘肺病重点行业32家,正常经营31家,工伤保险参保单位27家,参保率87.09%。

2.落实缓缴政策。一是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2023年4月30日。截至6月底,累计减免656家参保单位工伤保险费45.9万元,572家参保企业失业保险费278.66万元。二是积极通过企业业务微信群向企业推送缓缴政策,通过市融媒体中心“大美庐山”APP,加强《江西省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有关政策》宣传,确保缓缴政策应知尽知。截至2022年6月底,共14家企业申请缓缴社保费用,涉及养老保险金额391505.6元,工伤5251.31元,失业11908.98元。

3.保障困难群体。根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有关要求,继续做好脱贫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工作,确保脱贫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政策在“十四五”期间保持延续性和稳定性。一是为全市8780名符合代缴条件的脱贫人员、城镇脱贫解困对象等群众代缴100元最低标准保费,2022年已代缴保费87.8万元,代缴率100%;二是对年满60周岁的4874名符合待遇领取条件脱贫人员进行核查,确保到龄脱贫人员全面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到人员应保尽保、待遇应发尽发。

4.衔接农保制度。我市共有老农保参保人员6625人,并入城乡居保1465人,办理退保3939人,上报封存1021人,未并未退200人。一是加强数据比对,结合疫苗接种数据,完善参保人员信息,对1023名核对存在或疑似存在老农保参保信息的对象通过手机短信“点对点”告知办理流程;二是组织镇村干部宣传新老农保衔接政策,不断提升群众对新老农保衔接工作的知晓率。简化办理流程,对确定身份但不在本地的对象采取“远程”办理模式,通过微信、短信确认并提供证件信息进行办理;三是将“老农保”信息分乡镇下发,组织93-99年担任村干部的同志逐户逐项比对核实参保人信息,做到姓名、身份证号、保险证“一一对应”;四是建立日报调度机制和督查机制,加强部门、镇、村沟通衔接。

5.严格内控管理。一是规范岗位权限管理,防范和化解经办风险,维护基金安全,从岗位职责、风险防范、规范权限三个方面强化岗位权限管理,确保经办权限“岗位制衡、风险可控、分级负责、系统赋权”。二是严格落实高风险岗位连续任职5年人员轮岗制度要求,利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契机,对4名任职时间较长的股室负责人进行了调整交流。三是建立稽核内控机制,定期对业务股室开展抽查监察,建立内控抽查台账。今年以来共开展内控业务检查5次,结合检查情况对各股室反馈了整改意见。

6.加强社保宣传。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社会保险政策宣传,一是通过“大美庐山”APP、“庐山发布”及各乡镇微信号宣传城居保提高基础养老金、城居保丧葬补助金、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新老农保衔接等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并定期发布未认证人员暂停发放养老金公告等信息;二是通过企业业务微信群,及时发布各类惠企政策信息;三是结合“入企听诉”等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深入企业宣讲社会保险政策。

7.强化待遇领取。采用“互联网+认证”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认证,实现认证方式多样化、便捷化、规范化,有效防范养老金的冒领行为。重点推行“江西人社”APP、“赣服通”小程序等自助认证方式,利用大数据比对开展“静默认证”,对于高龄老人、病残人员或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实行预约上门认证。截至2022年6月,全市企业退休人员11402人,已完成认证人员9332人,认证率81.8%,机关事业退休人员3698人,已完成认证人员2869人,认证率77.6%,城乡居民退休人员29140人,已完成认证人员12975人,认证率44.5%。

8.开展数据核查。2022年部、省、市级2次下发的社会保险基金疑点数据共414条认真开展核查,建立疑点数据核查台账和问题数据整改佐台账。目前已经核查疑点数据290条,核查发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死亡多领待遇3人,追回基金714.62元。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人社厅于5月13日联合下发了《关于敦促退回违法违规领取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通告》,我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和违规领取行为,营造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一是通过微信宣传推广,将江西人社公众号发布的《通告》内容通过人社系统职工的微信转发和朋友圈分享向广大群众普及。二是利用各乡镇人社平台进行宣传,将《通告》的宣传画报发给乡镇人社平台进行张贴,向乡村百姓解读《通告》内容。三是通过经办机构宣传栏进行宣传,将有《通告》内容的宣传栏摆放到群众办事量大的业务前台醒目位置,提醒群众关注《通告》内容。四是开展现场宣传,利用我市6月13日开展的人社政策宣传活动,在市区休闲广场设立宣传台对《通告》内容开展了现场宣传咨询,营造群众监督氛围。

9.做好工伤认定。上半年共受理申报工伤案件21例,认定17例(其中工亡0例),不予认定2例,外出开展工伤调查14次。

(三)全面加强人事人才管理

1.继续加大人才招聘力度。一是做好2022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计划招聘40人,于6月26日进行了笔试工作。二是做好2022年教师计划招聘34人,已于6月25日进行了笔试工作。三是做好2022年度全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计划113人,已于2022年7月2日进行了笔试工作。

2.开展“三支一扶”大学生招募工作2022年庐山市“三支一扶”招募计划20人,其中支教4人、支农6人、扶贫(乡村振兴)6人、支医2人、林业1人,就业平台1人。已完成前期工作,笔试将于7月17日进行。

3.扎实做好开展引才工作。一是组织庐山市人民医院、庐山茶叶科学研究所两家事业单位参加九江市人社局组织的“2022年度九江市事业单位“才汇九江”武汉专场招聘高层次人才”现场招聘会,此次计划招聘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才10人,其中庐山市人民医院9人、庐山茶叶科学研究所1人,共有8人在网上报名应聘庐山茶叶科学研究所岗位,经资格审查5人合格,等九江市人社局统一安排面试;二是引进在校大学生暑假来我市实习。根据市委、市政府与九江学院达成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6月20日,九江学院管理学院院长许松涛、副院长郑孝庭等领导亲自送20名大二学生来我市人社局、财政局、总工会、温泉镇、横塘镇等单位实习,实习时间为2个月。

4.严格执行工资福利政策。一是根据赣办发(2022)4号文件,从2021年10月开始调整机关事业人员和离休干部基本工资,目前已全部审批完成。二是从2022年元月开始调整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同步规范绩效工资及离退休人员津贴标准,目前已全部完成此项工作。

(四)扎实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1.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职能。根据《庐山市关于开展扶贫项目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的通知》,对各乡镇的扶贫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确保了全市无任何扶贫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保证了项目有序建设并投入运行,有效的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在建监管项目51个,开通专户13个,累计发放人次3400人,金额2956.45万元。收缴保证金现金13笔88.02万元,保函10笔1323.59万元,退还保证金22笔455.8336万元。

2.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集中宣传活动。6月13日人社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宣传部、人社局、财政局、住建局等十四家成员单位在县城休闲广场开展条例集中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单600多份,现场解答咨询35件,转办欠薪投诉3件。

上半年,监察共受理各类欠薪投诉52起,办结43起,追回拖欠工资464万元。针对欠薪投诉共下达调查询问11家,责令整改9家,事先和听证3个,行政处罚4家,罚款16400元。仲裁院共受理47起仲裁申请,已办结36起,为51名劳动者追讨工资经济赔偿合计347.31万元。

(五)全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1.学技能,提升服务能力。一是积极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参与九江市人社惠企政策知识竞赛暨练兵比武活动。通过业务技能练兵活动的开展,窗口工作人员履职能力不断强化,政策理论知识及综合业务能力有效提升。二是着力提供人性化指导帮助。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做好服务、引导和业务咨询等相关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二次跑腿”。三是增强同步服务意识。以人社快办服务“打包办”为基础,对社会保障卡内部和外部的关联事项、临近事项,通过“打包”实现协同办理,窗口工作人员会根据群众意愿和需求,告知群众关联业务办理,最大限度不让群众来回跑、多次办。

2.出实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将政务服务股下沉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由政务服务股集中行使行政审批权限。二是推出“社银合作”新模式,依托银行网点资源,借助银行力量的推进人社服务“就近办”,着力打造“城市十分钟、农村半小时”的人社服务圈,把原先要到人社窗口才能办理事项,融入“社银合作”银行网点,满足企业和群众“就近办”“多点可办”服务需求。三是通过民办公助的形式推进“用工庐易零工客栈”建设,旨在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灵活用工平台,解决我市城市创建和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短板。目前已完成选址,网上平台正在同步建设。四是与总工会和第三方联名推出“庐易职工卡”,通过将人力资源与平台经济相结合,降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生活成本,充分掌握我市人力资源数据,运用大数据手段为我市入驻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五是开发“智慧工地”劳动用工监管平台,运用AI人脸识别、定位考勤和云存储技术,在全省率先探索工地监管新模式,目前已进入设计阶段。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继续加强援企稳岗工作,进一步规范并优化工作流程,及时将稳岗补贴政策送到企业手里,尽最大努力为企业纾困解难。继续扩大职业技能培训渠道,带动就业创业规模。继续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提高就业创业支持效率。

2.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抓好工业园区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扩面征缴工作,全面加强石材、羽绒等中小微企业扩面征缴力度。扎实做好城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3.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督管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加大社保经办风险点的排查和梳理,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行重点防控。加强内部控制和两定机构监管,扎实开展待遇支付稽核和外伤调查,杜绝各项基金的不合理支出,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4.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开展各项专项执法检查和举报、投诉案件查处,严厉打击恶意欠薪、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继续推进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信息化工作,规范建设领域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巩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预防和杜绝欠薪行为。

5.进一步做好其他工作。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中心工作任务。

  

  

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77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