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0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上级社的工作部署,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参与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以提升服务“三农”能力为根本,构建具有庐山特色、规范运行的为“三农”服务的供销新体系,夯实为农服务基础。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做好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工作
新年之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资商品在生产、调运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市供销社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就做好春耕备耕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1、全力完成农资商品冬储工作。市供销社积极指导市农资公司在1月底自筹资金500万元,主动与各生产厂家及经销商进行沟通联系,提早组织采购,调整充实库存,落实了化肥2500吨、农药100吨货源的调运。
2、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资供应。一是积极部署农资经营网点开门的事宜。要求各农资网点做好自我防护,做好场地消毒、人员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二是积极协助农资企业快速办理车辆通行证,确保春耕生产农资、物资的运输畅通。三是倡导经营网点和农户利用电话预约、网上、微信、短信等平台进行购买和配送服务。
3、切实确保农资商品安全供应。要求市社农资企业严把进货、储存、销售“三关”,各农资网点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维护了农资价格稳定,使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二、加快推进综合改革目标任务落实
紧紧围绕深化供销改革,提升服务三农水平这一任务和目标,以产业融合、项目建设、资产增效、作风提升为主要举措,解放思想,聚焦主业,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四大新型体系建设。
1、添加为农服务后劲动力。
一是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推动有规模有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拓展土地托管服务。积极吸纳或领办创办服务型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机械化育种、播种、统防统治、收割、烘干等增收节支的综合配套服务。实现土地托管面积6.5万亩。
二是改造升级传统经营流通网络。依托市兴茂农资公司完成9个农资示范点和2个示范性庄稼医院建设。市再生资源公司发展规范化乡村回收站点71个。市烟花鞭炮公司有标准化仓库3个。
三是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县电商运营中心与“供销e家”线下体验馆融合发展,建有庐山农特产馆2家,发展庐山市电商乡镇服务站8个、电商村级服务点56个,选定4-5种(茶叶、菊花、红薯、大米、鸡蛋等)规模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持续优化完善农商互联和产销对接,推动农副产品通过线上销售,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四是推进综合服务社和村社共建。与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邮政局共同融合全市乡村服务站点,规范建设“3+2+N”模式的综合服务社25个。为策应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与包挂村蛟塘镇芦花塘居委会采取村社共建的模式,新建了蛟塘镇惠农服务中心。联合市农业局到各乡镇对接消费扶贫相关工作,与各乡镇村级党委就产业扶贫农产品采购、配送、结算等运营机制进行洽谈,线下助销农产品,助力全市消费扶贫工作。实现党建带社建、村(居)社共建50多个。
2、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建设。
一是推动基层供销社改造恢复。从恢复农资、日用品等传统经营项目入手,稳步推进改造提升,改造升级华林镇供销合作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组建成立新型“四位一体”运作基层社。
二是实现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领办创办各类农民合作社30多个,带动农户1.71万户,评选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 7 家。
3、提升行业组织品质成效。发展组建了农资、再生、鞭炮、农民经纪人协会,因企业市场主导地位丢失,协会作用得不到发挥,只能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农资打假、烟花爆竹巡查、回收站点整治等工作。创办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32家。梳理、甄别、筛选出乡镇经营良好、有基地、有规模和影响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涉农企业6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完善联合社规范建设,推进信用合作试点。
4、健全社有企业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庐山市供销社社有企业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庐山市供销社企业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庐山市供销社资产租赁经营管理办法》,5个社有企业全面推行社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5、化解改制历史遗留问题。原沙湖山基层社改制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化解,18名职工完成身份置换,签订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为6名正式职工交纳社保52.471593万元(其中本金40.497664万元,利息11.973929万元)。
6、开创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推进第四方物流项目建设。与市邮政公司合作,发展第四方物流集配企业,建设仓储、物流一体化集配中心。2020年争取政府支持,统筹规划,落实土地,完成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物流资源。完成新建、改造升级网点60个。实现一枪扫描、识别、分拣、妥投到位,并建立自有信息平台系统。二是顺应中药材产业发展预期。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家,种植面积2500亩。
三、积极落实消费扶贫产销对接措施
为贯彻《关于落实庐山市2020年消费扶贫采购计划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庐扶组办字〔2020〕号)和《关于在全市职工中开展抗击疫情、助力内需活动的通知》(庐工字〔2020〕号)文件精神,市供销社多措并举,打通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线下全覆盖助销消费扶贫农产品,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1、落实扶贫产品线下配送工作。市供销社组建“庐山市绿农供销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对“一领办三参与”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的农副产品,负责收购、质量和安全检测,并进行配送,加快推进扶贫农副产品的产销对接。目前为止,庐山市供销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已配送农副产品共计114.9万元,其中大米16万余斤,菜籽油4万余斤,土鸡蛋2万余个,庐山皇菊3000余罐。配送贫困户大米6万余斤,共计18万余元。
2、建立消费扶贫产品采购群。为便于扶贫产品目录中的企业及贫困户与供销配送公司信息的有效对接,方便订单和采购要求,及时、快捷的发布扶贫产品供求信息等,组建“庐山市扶贫产品采购群”,激发部门、乡镇、企业和贫困户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着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提升农产品供应水平。
3、推进消费扶贫产品进超市。市供销社联合商务局、农业农村局、电子商务协会等多家单位,召集各大商超负责人落实消费扶贫产品进超市等相关事宜。目前全市五家大型超市设立消费扶贫农副产品专柜,消费扶贫农副产品均已配送到位,已开始陈列销售。
四、党务工作不断提升
1、党建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遵照《》、《党组工作条例》和《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等章程、条例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升了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高度重视干部的教育管理,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摆在重要位置,严格落实各项学习制度,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安排自学、观看教育宣传片等多种形式,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要求;三是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我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制定了办公室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干部职工的行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循来客接待、办公用品采购有关规定。
2、党风廉政工作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以纠正“”为推手,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具体任务,明确部门责任,稳步提高干部职工觉悟。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不断强化。进一步规范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困难党员的实际问题。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至今未发生一件违反党纪政纪和作风效能事件,没有被通报批评、扣减一次目标分。
3、精神文明、老干部、工会、关工委等工作。
关心老党员、老干部工作,强化老协领导班子建设,明确专人负责联系沟通,机关内设有老干部活动室与党员活动室,支持开展各类有益活动。同时针对困难职工,采取定期走访慰问。
五、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上下联动。一是成立芦花塘脱贫攻坚工作组,明确供销社主任为工作组组长。乡镇蹲点负责同志、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为工作组成员。二是成立供销社脱贫攻坚工作组。工作组组长对包挂村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每旬召开1次调度会,每周保证一日集中攻坚,及时贯彻落实中央、省、九江市脱贫攻坚有关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和脱贫攻坚工作团的工作要求,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三是实行一对一干部“包户制”。帮扶干部承担包户责任,负责信息摸底采集、政策宣传落实、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各项扶贫工作,每旬对包挂贫困户走访帮扶1次,及时规范填好帮扶记录和贫困户登记证等各类表册,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
六、维稳信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成效
创新维稳信访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加大排查、调处、稳控力度,及时有效化解遗留信访问题。针对沙湖山历史遗留问题,主动与沙湖山湿地管理处和原沙湖山供销社职工代表多次沟通,制定解决办法并达成一致意见。确保了零进京和零到省、市集访目标的实现。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化隐患排查和整治,确保生产经营正常开展,上半年全系统做到安全无事故。
工作存在问题与困难
1、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庐山市供销社是参公管理单位,自九十年未以来补充人员,在编人员少,年龄偏大;下属企业(除重组庐山市烟花鞭炮有限公司外)人员年龄老化,素质不高,招聘人员面临责、权、利不对等因素制约无法引进高水平人才,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所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及开展“三农”服务人才严重缺乏。
2、庐山市供销社基础薄弱。基层社资产几乎卖光,剩下空壳社,恢复建设阻力大。社属企业依靠租金维持基本运转,还有三家企业未改制。门店大都在老城,随着城市中心转移,效益每况愈下。加之老城棚改,房屋、土地征收资产流失,机关经费缺口较大,负担更加沉重。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加快培育新型产业,激发系统新活力
1、大力推进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充分争取各级扶持资金和利用社会资本,引导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出资,共同投资建设冷库、购置冷藏运输车辆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立农产品配送体系;主动对接全省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项目。
2、加快推进“第四方物流”。联合市邮政公司整合区域内农特产品、日用消费品、农资、物流快递等企业仓储配送资源,建设供方、需方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外的第四方集配中心。
3、扶持发展中药材产业。鼓励农民合作社做强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链条,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中药材产业;整合区域内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种植经营大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中药材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1、拓展为农服务新领域。加大“土地托管”、“订单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力度。抓好示范性庄稼医院建设、农资示范店规范化建设、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中心示范建设。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科技推广。依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农资经营企业,探索开展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
2、完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整合社会资源,以区域电商运营中心、“供销e家”庐山特产馆和乡村服务网点为载体,着力打造集“供销(农资、农产品、日用品、再生资源回收等) +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电商流通服务网络,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更好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3、助力脱贫攻坚战。以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为重点,不断创新扶贫方式,提升帮扶实效。建立消费扶贫市场对接机制,着力推进区域农产品流通经营网络建设。
三、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1、理顺联合社职能。加快推进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三会”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加快完善联合社机关监事会机构、配齐监事会队伍。
2、推进基层组织提质增效。推进基层社新建、改造和升级,逐步实现经营设施齐全、服务功能齐全、管理体制规范、经营机制灵活、产权形式多样。积极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
3、推进惠农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重点完善惠农服务中心土地托管、农资供应、农村电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技培训、合作金融等生产生活服务。
4、推进村社共建融合发展。利用市供销社负责“一领办三参与”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的农副产品收购、线下销售渠道,延伸发展村级供销社,与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农民合作社、农业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加快推进农副产品的产销对接,共建融合发展。
四、挖掘社有企业发展潜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1、推动社有企业管理现代化。发挥好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用,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多种形式开发和利用现有资产,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做活做优。
2、完善社企运行机制。组建“庐山市绿农供销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整合系统人员和企业资产,探索现代企业运行机制,改变以往“守摊子、收租子”的状况。
3、实施项目强社战略。坚持“项目强社,企业兴社”工作思路,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加强对内整合、对外联合。做好在仓储物流、冷链物流、农村电商等方面的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大力盘活社有资产。
五、强化党的建设工作。
坚定不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纪律规矩意识,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务实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
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健全反腐倡廉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力戒庸懒散奢,改进工作作风,主动服务基层,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
庐山市供销合作社
2020年6月29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