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21年的工作总结和2022年的工作计划
市发改委2021年工作总结及
2022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在庐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发改委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庐山市发改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庐山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担当、负重拼搏,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在强化党对发改工作领导上有新气象
1、在锻造忠诚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对省、市和庐山市各项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学习、及时分解细化,及时跟踪问效。
2、在学习教育上下功夫。一是加强业务骨干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学习。准确把握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把握省市工作思路和战略部署,确保各项工作方向不偏,确保制定规划文件的方向正确、思路清晰。二是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2021年,市发改委共开展集中学习16次,党组织书记讲授专题党课5次,开展专题研讨7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庐山市博物馆、星子二次暴动旧址等红色阵地,观看《三湾改编》红色电影,重读红色家书等各种红色活动,增强党性,牢记初心使命。
3、在堡垒建设上下功夫。补选了支委委员,健全了支委班子,充分发挥支部的阵地堡垒作用,配备了专职党建专干,负责做好日常党务工作,健全班子成员抓党建联系支部,保证党建责任下沉压实,确保党建工作有人做,党建活动有经费。扩大发展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一名优秀骨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加强对退休老党员干部的管理,引导老党员使用“银耀赣鄱”手机APP,让老干部在家就可以轻松了解惠老政策,并积极向平台进行投稿。退休老党员在发稿4篇,被省平台采纳1篇,真正做到了退休不褪色,发扬了老党员干部的风采。
4、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工作格局。以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酒驾醉驾、作风不实等突出问题为反面教材,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单位作风整顿工作;全体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等牢记心中。对工作不作为慢作为零容忍,对本单位2名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给予警告处分。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干部队伍,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上有新成效
1、经济运行调度有序。充分发挥经济监测预警部门作用,整合经济部门的资源和数据,每季度形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汇总整理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时报送主要领导。加强沟通协调,按时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和座谈会,细化分解目标到各乡镇、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
2、固投增幅稳步提升。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5.5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比85.59%,同比增长12.6%,略高于九江市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列九江市第4位,继续呈现回升态势。
3、科学规划引领发展。坚持善谋善为,推动重大规划谋实落细,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形成《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推进一大战略、实现三大发展、坚持五大工程”共9方面重点任务,并经庐山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批准执行。为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有新作为
项目是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项目大会战”活动部署,以抓项目扩投资的良好成效支撑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加强项目推进调度。16个省大中型项目,总投资3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8.6亿元,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149.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6.39%。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8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亿元。截止10月底,已完成投资3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0%。83个九江市“项目大会战”七大领域重大项目,总投资502.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0.07亿元。至11月底,已完成投资177.83亿,占已开工项目年度计划79.78%。庐山市年度计划推进项目,庐山国际学校、融兴石材等投入使用或建成投产,中医院、数字产业园、横塘羽绒三期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2、科学谋划项目盘子。构建高效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成体系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牵头拟定出台《庐山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成立项目谋划专班。根据省委、省政府、九江市委、市政府项目大会战活动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市发改委通过项目大会战七大领域牵头单位和旅发委、各乡镇梳理上报,并经过多轮次反复论证、修改和征求意见,拟定了《2022年九江市大会战项目计划》共115个重点项目和《庐山市(局)2021-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共89个重点项目。初步形成滚动实施、接续有力的梯次推进格局。
3、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积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坚持把争资争项工作作为加大投入、促进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协调指导各乡镇、各单位积极向上谋划争取各类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争取债券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共10个,涉及基础设施、教育文化、乡村振兴、卫生健康等领域,共争得上级资金8513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1858万元,政府专项债83281万元。目前正在联合财政部门申报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批次项目,拟申报项目13个,争取发行限额97958万元,有效缓解了全市项目建设资金压力。
(四)在环境优化实现上有新提升
1、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聚焦高质量发展,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制定《关于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年改革任务落实的工作方案》,对我市111家规上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通过企业帮扶收集问题68个,现已解决53个。建立投诉办理机制,直接接收群众反映问题6个,已解决3个。针对重大项目、企业帮扶、提质年改革任务等工作开展情况,已开展7次督查。解决多年来国内无相应产品标准,为庐山市服装行业协会起草制定了《羽丝/绒丝服装》团体标准,并通过专家评审。指导华砂实业、神州通油茶等企业规范企业产品标准,全年新增及修订企业产品标准20余项,组织华砂、捷豹、乐胜三家企业参与了江西省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制定了《庐山旅游消费侵权先行赔付工作实施方案》,设立旅游专项理赔金3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在企业和群众中好评如潮;依托部门联动,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全年累计为企业减负 万元,为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庐山样板,优化庐山投资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在建设生态文明上有新亮点
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紧围绕深化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稳居九江市前列,PM2.5浓度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九江市排名第5,优良率达95.5%。投资1200万元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全覆盖。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工程,加大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与运维力度,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容,建立了长效河湖巡查制度,解决蓼花池、龙溪湖市级湖长全面聚焦湖区水质长期不达标问题。生态红线保护评估优化工作已通过三轮审查,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按照省市时间节点,已上报初步成果。
2、坚持产业生态化。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双创”工作全面启动。成功打造了海会镇鄱湖湾新型生态旅游综合体、白鹿镇邱家坳乡村旅游网红打卡景点等6个“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实施创新驱动“5511”倍增计划。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的科创目(数字产业园),努力提升庐山市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以创新催生新动能。
(六)在改善民生保障上有新进展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之年,为确保我市35座村级光伏电站正常安全运行,召开了全市光伏运维工作推进会,督促九江市耀明企业按照服务合同要求严格落实服务内容,加强电站运行监测,共修复桃花源、三角垅等电站故障19次,全市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为174.1297万度,发电收益近160万元。
2、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一批教育、医疗、文体和养老等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庐山国际学校投入使用,庐山市中医院、庐山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庐山市温泉景区急救中心基本建成。
3、稳定物价收费水平。一是强化了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按要求认真做好了新冠疫情期间和今年春节至两会期间以及平时每月的居民生活必须的价格监测工作。在对今年中晚稻粮食收购价格的监测,于9月23日、24日、25日连续三天监测到市场收购价为125元/百斤,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及时与粮食农业部门向省中储粮公司和上级相关部门反映汇报,启动了庐山市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二是积极开展调定价和审批收费的可行性认证工作。2021年价格认证中心共受理价格认定案件51件,鉴定金额58.33万元,办结率100%。三是进一步规范实行政府调定价前成本审核和论证制度的工作程序。先后开展了对鄱湖湾景区门票、温泉地热水、鄱湖湾景区观光车、海会镇敬老院等地进行成本审核和可行性论证工作,为制定价格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四是依法开展成本监审工作。开展了三叠泉电瓶车运营成本、庐山市农业供水成本和庐山市中小学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成本监审。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庐山市发改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庐山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改革创新、龙头引领、强产兴城、实干惠民、全面赶超”工作思路,进一步发挥战略规划、运行调控、综合协调作用,争资金跑项目,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庐山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着力抓项目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做好2022年省大中型项目、九江市项目大会战项目和庐山市重点项目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服务工作,汇总梳理和分析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对策建议,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围绕国家重点扶持领域,加强对国家投资方向和产业政策的学习研究,做好我市2022年及今后几年项目的谋划、包装和储备工作。对照国家发行的各项专项债投资方向,指导项目单位精心谋划一批符合国家专项债投资方向的项目,指导做好前期工作,确保“命中率”。
二着力抓经济监测,做好宏观指导。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分析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制定和下达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强化经济的监测和分析,做好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调研,积极为全市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当好市委、市政府参谋助手。
三着力抓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聚焦项目发展难点问题,推动财政性资金、预算内投资、专项债资金与重大项目相匹配,土地、能耗要素资源优先向重大项目倾斜。继续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落实好国家和省市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切实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和获得感。
四着力抓价格监管,办好民生实事。组织开展涉农涉企收费、教育收费等专项检查,严格落实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确保物价稳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深入推动一批教育、医疗、文体、康养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五着力抓作风建设,打造过硬队伍。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担当精神,以“干事为荣、避事为耻”,组织指定工作就是责任田,绝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强化务实作风,要谋实事抓实事,多实地调研,确保拿出政策举措务实管用。加强统筹协调,要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内部融合,以更大担当、更优的作风、更强的合力,在攻坚克难中展现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2021年12月10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