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年以来,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指示要求,紧密对接省、市残联工作部署与庐山市委、市政府发展大局,锚定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工作举措,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庐山市实现全面进位赶超、筑牢残疾人幸福生活根基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抓实思想铸魂工程,强化党员干部履职担当能力
1. 党建实事项目落地见效。为推动党建工作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残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会申报的“多措并举聚力助残就业”项目成功获评庐山市2025年度“十大党建实事”。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深化访企拓岗合作、优化就业援助服务、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建立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帮扶机制等举措,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业态就业创业支持体系,有效推动新增残疾人就业工作落地。
2. 作风建设教育走深走实。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做到学习入脑入心、查摆细致全面、整改彻底到位。依托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平台开展专题研讨6次,制定《庐山市残联党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计划》;选取本系统典型警示案例,组织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开展对照剖析,引导干部明底线、知敬畏、守纪律,目前所有查摆问题均已完成整改。
(二)聚焦重点帮扶群体,筑牢残疾人服务保障根基
1. 动态数据管理精准画像。定期将城镇困难群众数据与残疾人证管理系统数据对比和分析,全面摸清全市脱贫户、监测户、城镇困难群众中的残疾人底数。截至2025年6月20日,全市脱贫户残疾对象1671名,监测户残疾对象259名(边缘易致贫户残疾对象68人、脱贫不稳定户残疾对象2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残疾对象167人),城镇困难群众残疾对象408名,为精准调配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数据支撑。
2. 跨部门信息共享提质增效。建立月度信息通报机制,每月20日左右将残疾人信息变动情况以正式文件形式推送至各乡镇及市农业农村局、民政局、医保局、人社局等部门;主动配合民政部门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线上线下审核,确保政策精准覆盖、落地见效。
(三)优化惠残政策体系,提升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
1. 节日慰问传递温暖关怀。春节前夕,庐山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开展贫困残疾人走访慰问活动,为320名贫困残疾人送去慰问金8.57万元及节日祝福,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残疾群众身边。
2. 就业帮扶助力稳定增收。一是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已安置79名残疾人就业(公益性岗位50名、农家书屋管理员29名),举办农家书屋管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班,提升岗位服务能力。二是搭建就业对接平台,联合人社局举办2025年春风行动“赣就有位来”线下招聘会,设残疾人服务专窗,解答咨询30余人次,1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三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帮扶机制,对11名2025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实行“一人一档”“一生一策”服务,覆盖率100%,7名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中4人已落实岗位,就业率57%。四是推进用人单位按比例就业年审,以残保金征收激励企业安置10名残疾人就业。
3. 康复服务守护健康权益。一是开展康复需求调查与辅具补贴,为871名残疾人完成需求登记,为237名残疾人发放辅具货币补贴49.77万元,实现“应补尽补”。二是规范残疾儿童康复管理,为35名0-15岁残疾儿童转介康复机构,为29名在训儿童发放康复补助40.38万元、生活补助3.96万元,实现“应救尽救”。三是继续配合九江市残联共同推进“慈善护航,康复圆梦”肢体残障手术项目,在市人民医院举办公益筛查义诊,为22名残疾人筛查,4人符合肢体残障手术条件;四是优化服务设施,构建辅具共享体系。实施“浔共享,行无忧”辅具共享进村社区活动,当前已在全市11个村建立试点(2026年拟实现所有村社区全覆盖),各村投放轮椅、助行器、腋拐、四脚手杖辅具88余件,以满足功能障碍者、失能老人、伤残人群等的辅具应急使用需求;为庐山索道配备4台轮椅及2副腋拐,切实保障残疾游客游览便捷。
4. 多元福利织密保障网络。一是落实“两项补贴”政策,1-6月为2327人发放护理补贴、2509人发放生活补贴,惠及3775名残疾人,发放资金309.674万元。二是持续做好建档立卡重度失能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为79名建档立卡重度失能残疾人发放居家照护补贴27.96万元。三是做好2026年度我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申报工作,确保政策惠及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四是为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2025年我市改造计划任务45户(实际申请改造53户),改造工作有序推进;五是开展2025年阳光家园托养服务,委托一米阳光公益组织为20名“阳光家园”对象提供上门心理疏导、康复培训等服务。
(四)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提升残疾人服务便捷度
1. 残疾人协会活力持续激发。春节前夕,联合协会办举办了2025年“喜迎新年送春联 饺子飘香暖人心”新春活动,邀请五大协会里的书法爱好者写春联送祝福,并组织部分残疾人和志愿者一同包饺子,让残疾人感受节日的欢乐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在第二十六次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联合市聋人协会组织开展了以“爱耳护耳行动 助力老人生活”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向群众发放爱耳护耳宣传手册,并为市民免费提供耳科检查和听力测试。助残志愿者还走进庐山市桃花源温泉养老院,开展爱耳日与学雷锋日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们送去春日里的温暖和关怀。
2. 残疾证办理服务便民化。联合卫健、民政、人社、行政审批等部门,协调推进残疾人服务一件事进展,提升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服务功能。今年以来已协调解决12名行动不便等特殊残疾对象进行残疾评定,积极主动推介3名残疾人到上级评定机构进行评残复评,并组织评定医生对23名行动不便瘫痪在床的对象进行了上门评定办证,解决他们实际困难。
(五)统筹全局重点工作,展现残联机关责任担当
1. 信访维稳保障权益。继续发挥庐山市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优化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畅通维权渠道,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走深走实。上年度已免费为海会镇、温泉镇等2名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2. 中心工作协同推进。在法治建设方面,加强残疾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法治素养,为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工作作风方面,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机关节能、安全生产、城市创建工作等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任务均按要求贯彻落实,为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残联力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距离上级工作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困难:如随着辅具补贴、残疾儿童康复政策扩面,申请人数激增,导致资金供给压力加大,需进一步争取资金支持。
二、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年下半年,我会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省、市残联工作部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便民、精准、高效”为导向,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聚焦残疾人基本康复、辅具适配、就业培训、无障碍改造、大学生补贴等重点,高质量完成助残民生工程,增强残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 深协同严核查,守保障底线。推进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反馈问题整改,从严查摆、务实整改。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联合人社局核查岗位安置情况,监督补贴拨付,开展实地巡查,杜绝顶岗、替岗、“挂岗领补”等违规行为。
2. 聚民生强服务,提保障品质。一是加大康复服务资金投入,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二是推进实施2025年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康复指导,帮助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满足基本康复需求。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