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庐山市残联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4年,我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论述,紧扣省市残联目标任务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围绕全市残疾人中心工作,主动作为、奋力争先,整体工作亮点纷呈、富有成效,为实现庐山全面进位赶超、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
1.抓细书记领航建设。以党组织书记领衔项目建设为契机,“提升残疾人之家建设发展”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的提质增效类项目和“推进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的攻薄促弱类项目,以实际行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全面过硬,增进残疾群众福祉。今年以来,于蛟塘镇新宁村共组织“围庐夜话”恳谈会5次,共收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4个,利用“围庐夜话”基层议事平台激活了党建赋能基层治理的强大动能。
2.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残联机关党支部党党纪学习教育计划,建立支部党纪学习教育检视问题整改台账,查摆问题16条;由党组织书记讲党纪专题党课;开展了残联机关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建立了残联廉政风险排查及防范措施台账。形式多样的党纪学习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引导了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涵养克己奉公的精神境界,树立敬畏法纪的规矩意识,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聚焦困难群体,夯实残疾对象帮扶基础
1.动态管理摸清底数。定期将乡村振兴局国库数据、城镇困难群众数据与残疾人证管理系统数据对比和分析,全面摸清全市脱贫户、监测户和城镇困难群众对象残疾人底数。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市共有脱贫户残疾对象1670名,监测户残疾对象230名(其中:边缘易致贫户残疾对象67人、脱贫不稳定户残疾对象2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残疾对象136人),城镇困难群众残疾对象441人,精准的数据为整合残联部门全部资源、全力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数据支撑。
2.多方联动信息互通。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坚持每月20号左右将残疾人信息变动情况以文件形式函告给各乡镇及市乡村振兴局、民政、医保、人社等部门。主动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线上线下审核,确保政策全面落地生根。
(三)优化福利保障,确保惠残政策落实落地
1.走访送温情。春节前夕、助残日前、市四套班子领导对贫困残疾人走访慰问,为残疾人送去慰问金和节日祝福,共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236人,发放慰问金8.815万元。
2.稳岗促就业。一是加大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力度。开发公益性岗位,提高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和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岗位补助标准,目前已成功安置79名残疾人就业,其中:公益性岗位47名、农家书屋管理员32名,并于4月17日至19日举办了2024年全市残疾人农家书屋管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人员的岗位业务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二是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联合人社局等部门举办庐山市2024年春风行动“赣就有位来”线下招聘会。线下招聘会增设残疾人重点群体服务专窗,积极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发放惠残政策汇编,精心挑选岗位进行精准推送,现场共答复40余人次咨询,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余人;三是建立2024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帮扶机制。开展“一人一档”“一生一策”就业服务,截至6月底,2024年11名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一人一策”服务覆盖率达100%,有就业意愿的10名毕业生中已有9人落实就业岗位,就业率为90%;四是积极开展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以征促安激励用人单位安置11个残疾人就业。
3.康复助圆梦。一是康复服务水平提升。全市为1314名残疾人开展康复需求调查。上半年免费发放轮椅等辅助器具145件;辅具货币补贴59人,共补贴资金 28.17万元,实现辅具补贴“应补尽补”。二是儿童康复管理规范。上半年为21名残疾儿童转介至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为19名在训残疾儿童发放康复训练补助资金27.28万元;发放在训残疾儿童生活补助2.96万元,实现儿童康复“应救尽救”。三是开展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依托南康镇冰玉涧服务站为稳定期精神障碍者提供心理咨询、康复指导,帮助残疾人及其亲友通过分享康复经验,接受康复知识,增强自我和家庭康复能力。四是家庭医生签约到位。加强与卫健委的沟通协调,及时向市卫健委推送2024年庐山市家庭医生签约残疾人名单,有效推动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的进度及覆盖面。
4.福利有保障。一是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落地。2024年1-7月,全市共有2238例享受护理补贴、2613例享受生活补贴,惠及3749名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发放总量达330.56万元。二是持续做好建档立卡重度失能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为76名建档立卡重度失能残疾人发放居家照护补贴31.2万元。三是做好2025年度我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申报工作,办好惠及残疾人的实事,确保燃油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四是开展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2024年我市改造计划任务65户(实际申请改造81户),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改造29 户,正在施工32户,改造工作有序推进;五是开展2024年阳光家园托养服务,委托一米阳光公益组织为30名“阳光家园”服务对象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康复技能培训、人文关怀等,帮助残疾人增强生活信心,提升社会参与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5.文化添多彩。围绕第34次全国助残日,开展了“牵着蜗牛去散步 科技助力欢乐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小蜗牛”们开启一场“探索水底世界 热爱自然科技”的科普实践之旅,营造了“关爱折翼天使,发展特殊教育”和全社会了解并关爱智障群体的良好氛围;宣传像黄冬生、姜玲等一批优秀残疾励志事迹,通过树立榜样,激励和带动残疾人积极向上、主动作为;牵头组织“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助残惠残活动,现场调配安装助听器、康复辅具政策宣传等形式,为残疾人开展全方位政策宣传,组织残疾人和助残志愿者组建瑜伽团队、盲人按摩团队、残疾人志愿服务团队、医疗义诊团队等志愿服务团队,现场为其他残疾人和群众免费提供“亚健康”患者理疗、瑜伽健身、按摩保健、家电维修、理发、测血压血糖等服务,挖掘残疾人内心实际需求,汇集残疾人力量,搭建互助平台。
(四)坚持多维融合,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1.协会运行有活力。提升各协会对本类别残疾人群体的服务水平,让协会、残疾人更加活跃起来。春节前夕,组织五大协会组织里的书法爱好者开展了一次“新春写春联,祝福送万家”残疾人专场暖心服务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第二十五次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联合市聋人协会组织开展庐山市第二十五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民众爱耳护耳意识,宣传了康复救助制度政策;召开庐山市残联协会会议,进行了协会运行年度工作汇报及西河戏工作筹备部署,组织选派的残疾人文艺小分队参加了江西省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演出,演出西河戏《四郎探母》,展现了我市残疾人的自立自强和多才多艺。
2.办证便民升服务。持续做好残疾人证办理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等服务事项工作,积极开展重度肢体精神残疾人上门评定服务,共为33名瘫痪在床的重度肢体和精神残疾人上门办证评定,完成残疾人办证“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目标。
五、做好统筹兼顾,展现残联机关担当作为
1.信访维稳见实效。本年度,共接待残疾人来访咨询3人次,来访处结率、满意率均达100%,未发生集访、闹访、缠访及越级赴省、进京上访事件。
2.精准招商显成果。进一步加大外出招商、信息挖掘和客商对接力度,深入东莞市广州松达信息有限公司考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详细介绍我市投资优势和发展环境,诚邀企业来我市来实地考察及投资。
3.城市创建有担当。按照城市创建要求,每星期五下午组织全体干部主动参与创建活动,深入星庐社区,在柳絮北路及白鹿大道西临街店铺,做好创建宣传、环境整治等系列工作。
4.其他工作统筹兼顾。机关节能、安全生产、防汛救灾等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任务均按要求贯彻落实,为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贡献了残联力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距离上级工作要求还存在着不小差距:一是部分适龄精神智力残疾儿童因学习能力界定难,家长不重视等原因导致存在超龄未入学现象;二是目前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只针对稳定期精神障碍患者,为其他类别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比较少;三是在文体活动方面,残疾人的演出补助没有政策文件支持,达不到庐山市西河戏演出人员出演标准(每场200元,残联只补助100元),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残疾人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委、九江市委、庐山市委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精准发力,发挥“党建+业务”品牌效应,着力保障残疾人民生实事,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民生项目,精心实施惠残民生工程,实施残疾人政策兜底保障工作:
1.继续加强部门联动,做好残疾人信息数据共享互通。扎实推进我市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和省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从严从实查摆整改,及时共享行业部门之间数据,减轻基层负担。一是制定年度排查计划,加大疑似残疾人排查力度,做到按需应办尽办;二是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坚持每月20号左右将残疾人信息变动情况以文件形式函告给各乡镇及市乡村振兴局、民政、医保、人社等部门。
2.继续做到精准发力,保障残疾人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一是加大适龄残疾儿童筛查力度,做好沟通协调,保障有学习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尽快安排就近入学;二是加大视力、听力、肢体等多类别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工作资金投入,开展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培训、咨询、辅助器具适配及综合性支持等服务,帮助残疾人树立信心,重建独立生活能力,顺利融入社会;三是以打造残疾人西河戏精品为动力,在省市残联的大力扶持下,进一步加大指导帮扶力度,优化服务功能,在资金、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更大范围挖掘残疾人传承技术人才,更大范围地激化残疾人传承潜能,全面增强残疾人文化自信,让庐山市残疾人西河戏展示更加精彩的艺术魅力。
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4年7月12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