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18-06-18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0-1010729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17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18-06-18 11:36
字号: 〖大 小〗


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7年残疾人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打算


2017年是落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庐山市各级残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和上级残联工作部署,围绕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主线,以问题为导向,以短板为突破口,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奋发有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市残疾人事业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成效。

一、2017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搭平台强基础,残疾人组织服务水平有了新提升。

1.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庐山设市后与周边市区的对接沟通,确保我市残疾人工作有序衔接。建立乡村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考核长效机制,把残疾能人充实到残疾人工作者干部队伍中来,充分发挥残疾人利益代言人、服务组织者和权益维护者作用,更加有效地畅通乡村“梗阻”难题。

2.做好了市乡残联换届工作。遵照上级残联安排,结合全国群团组织改革方案,立足于加强残联组织建设、提升残联组织活力、增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2017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乡镇残联换届,2017年12月5-6日圆满完成市残联换届工作。

3.扎实推进了动态更新。严格遵照上级残疾人数据动态工作要求,市残工委高位推进、残联密度督导、乡村齐力共为,动员培训、入户登记、信息采集、建档立卡和数据更新等工作全部圆满完成,全市5483名残疾人的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得以动态更新,入户率达98.9%,超出控制率95%近4个百分点。通过动态更新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思路,推行供需对路,实现精准对接。

(二)抓服务促民生,残疾人幸福生活指数步入新时期。

1.精准康复高位推进。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高规格精准康复服务行动领导小组、制订了《庐山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率先把残疾人数据动态更新与精准康复同步推进、同步督查、同步验收,实现康复调查需求关联、数据合一,既减少了入户次数,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共采集残疾人信息5459名(含16名未持证残疾儿童),识别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2627名,落实残疾人各类基本康复服务1856名(基本康复服务939名、基本辅助器具服务917名),服务率达70.65%;推介到省市接受特殊康复服务残疾人79名,其中:肢体残疾免费安装假肢、矫形器25例,聋儿免费人工耳蜗5人,6岁内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25名,学龄残疾儿童康复训练26名。

2.精神障碍社区精心打造。我们按省级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站建设标准,对星子镇翻身村康复站服务场所扩容升级,改造竣工后,服务场所接近1000平方米,服务内容由单一的肢体康复拓展到集视力、肢体、智力、精神为一体的多功能康复训练场所,成为全市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领域全新亮点。

3.就业培训稳定推进。今年5月,在横塘电商科技园成功开办了庐山市首期残疾人电商创业培训班,为54名残疾人传授电商入门、店铺管理、产品上传和淘宝营销等知识。继续以民生工程政府购岗为平台,通过政府购买岗位安置了111名残疾人就业(其中公益性岗位27名、残疾人农家书屋管理员84名;组织3名残疾人参加九江市首期残疾人招聘会。

4.脱贫攻坚步伐加快。加强与市扶贫部门对衔接沟通,开展精准识别“再回看”活动,对5483名持证残疾人(不含庐山管理局,下同)逐户逐人摸排核对、精准识别,重新识别建档立卡残疾人622户1288人。实行残联领域项目全力倾斜、融合多方力量,通过实施保障扶贫、康复扶贫、就业扶贫以及教育扶贫等措施,补齐短板、促进脱贫,形成了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在各部门多元化帮扶和多样化项目推动下,实现脱贫331户699人。

5.社会保障全面铺开。民政、残联部门联动,积极宣传、细心审核,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更新,做到不漏不错,基本实现应补尽补。两项补贴全市享受护理补贴的残疾人1602名、享受生活补贴的残疾人2176名,全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20.92万元。争取上级残疾大学新生助学项目,资助了残疾大学新生4名和残疾家庭子女大学新生18名。

6.文体宣传再创佳绩。10月,我市成功举办庐山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也是九江市首届县级残疾人运动会),运动共有13个代表队128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奋勇争先,角逐50米短跑、立定跳远、保龄球、定点投篮、飞镖、套圈等六个比赛项目57个奖项,场面温馨喜悦、笑声感人,特别省市残联领导和庐山市四套班子领导临会鼓劲,给参赛残疾人增添了信心、传递了能量,营造了残健共融的良好社会环境。推选了8名残疾人运动员候选省残疾人运动队。组建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戏艺术团队,参加九江市首届残疾人文艺汇演,获得铜奖。

7.维权工作力度加大。积极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和法律援助服务,认真做好信访对接工作,努力化解信访矛盾,畅通信访渠道,残疾人信访处置快捷合理。坚持标准、程序规范、制度健全,严格管理核发残疾人证。精心实施残疾人机动燃油车主享受燃油补贴项目,惠及残疾人132名。 (三)抓

传促融合、残疾人社会参与水平展现新风貌。 1.领导

怀,掀起扶残高潮。春节前后,九江市残联、庐山市四套班子领导深入乡村走访慰问,为200多名贫困残疾人送去节前温暖,发放慰问款物5万元。全国助残日期间,我会组织开展了以主题宣传、走访慰问、上门办证等系列助残活动。2.社会动

员,营造助残氛围。今年全国首个残疾预防日期间,全市各乡镇、残工委成员单位以及残疾预防责任单位围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等防控和残疾康复等知识,通过制作宣传版面、张贴海报、印制宣传册等多渠道、多层面宣传,共同营造了全市残疾预防宣传氛围。优化志愿长效服务,委托精神专科安定医院和一米阳光社会公益组织为44名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实现了志愿助残与托养服务有机结合,创新了社会化工作服务模式。在这一社会化模式影响下,庐山市中医院自筹资金免费为4名脑瘫儿童提供了为期半年的康复理疗和功能训练。3.加大宣

传,提升宣传效应。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法律法规纳入全市领导干部教育课程,提高残疾人工作公众感知度;充分运用新型宣传媒体,多角度多层面宣传,挖掘自强典型和助残事迹,弘扬社会正能量。三是宣传效果明显。2017年市残疾人事业在各级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刊登稿件40余篇条,其中:省残联刊物及网站15篇、5市级传媒5篇、庐山新闻、庐山政府网、庐山手机报等报道22条,一系列宣传活动的推动,为树立良好的助残风尚做出表率。(四)抓勤

政重素质,服务中心大局勇于担当展示新作为。 1.创新

作模式。建立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社会助残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党建+助残”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残疾人重大节日、主题党日和党员政治生日等活动平台,以困难残疾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把党员助残服务热情激发起来,促进“党建+助残”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党建工作活力逐步激发、党员宗旨意识逐步增强、整体服务能力逐步提升。2.强化机

关作风建设。今年以来,我会以组织建设提升年为契机,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以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借贷款专项整治、微腐败专项整治、涉农项目资金自查清理公开等专项活动为契机,把机关作风建设活动贯彻于工作始终,把争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永恒主题,通过电话回访、入户核实等方式,有效地防范了涉残领域内的“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生,提高了办事效率,机关作风整体明显改善,为残疾人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广大残疾人的满意度和社会公众的知晓率得到全面提升。 3、社会

设齐头推进。我会紧紧围绕市委建设大美庐山、同步小康发展战略,着力实施“重大项目落实年”、“城市形象提升年”,把工作重心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以务实的作风,全身投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招商引资,引进投资8000万元的雅琪羽毛厂入驻工业园。做好村建、新农村、精准扶贫、综治结对等帮扶工作,选派精干力量进驻白鹿镇玉京村实施帮扶,为15户贫困户分类施策,已脱贫12户;投入村建帮扶资金2万元,帮助村级经济发展、优化民生;投入资金1万元帮扶做好玉京村周家湾新农村点帮扶建设。全体党员在东牯山凌霄茶场防火、玉京姜家垅水库防洪、南路保洁等均取得较好成绩。科学对接各项社会评价工作,政法公众安全感和党风廉政建设等社会评价主题活动全力推进。宣传、综治、纪检、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旅游城市提升等中心工作均按时间节点圆满完成。 在充分肯

成绩的同时,我市残疾人工作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离上级残联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残疾人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还比较低,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协调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社会群策群力,在各自政策层面上予以重视和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任务还很重,补齐残疾人短板还有一定差距;乡村残疾人组织还不够完善,残疾人工作者自身建设还需加强;康复、托养和辅助性就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社会为残疾人服务能力还不够完善;残疾人还存在一定依赖思想,缺少自强、自立精神,有等、靠、要现象。 二、201

8年工作设想 2018

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之年。全市残疾人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这一主线,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特色,集智聚力,攻坚克难,切实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提升服务功能,努力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8

我会残疾人工作目标为:紧扣省市残联目标任务,以解决残疾人迫切需求为目标,以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更新反映出的问题为导向,以夯实基层残疾人组织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坚持打基础、求发展、上水平,在前进中开拓创新,在发展中形成亮点,在落实中注重实效,努力实现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1、深入

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会上下掀起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潮,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深悟透,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认清使命、强化担当,推动工作、见诸行动,多为残疾人谋幸福;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在全力推进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托底补短工作和提升康复服务等方面,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着力点,努力在发展中补齐残疾人的民生短板,不断取得我市残疾人工作创新发展。 2.做好

疾人攻坚脱贫。把残联工作重心全力沉向残疾人攻坚脱贫,实行措施、项目、资金全力倾斜。同时积极争取残工委各职能部门支持,实现脱贫攻坚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3.强化残

疾人组织建设。以市乡换届为契机,结合全国群团组织改革方案,提升市乡两级残联组织活力,增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做实公益性岗位和残疾人农家书屋管理员选聘,加强残疾人工作者业务培训,提升全市残联系统整体服务水平;完善专门协会服务设施,配齐配强市级残疾人专门协会队伍,充分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引领、沟通、协调的桥梁纽带作用。 4.推进

疾人基本民生。继续协调民政、劳动、卫生、教育、建设等残工委成员单位,全面落实国务院“两项补贴”政策,做好本市现行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有效对接,促进更多的残疾人得到最直接、最便利、最实惠服务。抓住残疾人就业主线,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提高残疾人创业能力,促使城乡残疾人共同发展;探索电子商务等适合残疾人就业项目,对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精准扶持。全力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加强部门沟通和协作,保障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和基本辅助器具服务,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5.加快

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做好残疾人托养中心和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建设筹备工作,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使就业年龄段的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得到有效护理,提升辅助就业本领,实现人生价值。 6.依法

护残疾人权益。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信访服务功能,对残疾人信访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千方百计解决残疾人信访的合理诉求,合力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良好的服务。 7.丰富

疾人文化生活。做好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的宣传工作,加强残疾人群体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挖掘宣传基层残疾人最生动、最感人的典型人物故事,弘扬正能量。实施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康复体育关爱工程,丰富活跃残疾人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 8.强化

关作风建设。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等活动成果,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持党的领导、以残疾人为中心和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的有机统一;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残疾人工作者担当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认真执行财务制度,落实为残疾人服务的财经纪律,做好涉残资金绩效评估,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20

17

年12月31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