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25年庐山市城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开展重点难点攻坚行动,促进城市管理工作有序推进。2024年度,我局荣获全省城市照明行业先进单位、全省园林绿化工作优秀单位等。现将2025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域施策治理,不断改善城市环境
1.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为保障生活垃圾及时收运处置,庐山市城管局多管齐下:按人流密集度在城区设4000余个垃圾桶及果皮箱,城乡共配备1020余名保洁人员、389辆环卫车,构建起城乡生活垃圾全覆盖转运体系;督促玉禾田公司配置52辆垃圾收运车,对城区各类垃圾实施分类收集、密闭运输,按类别规划收运路线,推动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今年上半年,庐山市已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25526.82吨、有害垃圾约1800吨、餐厨垃圾约787吨。同时,对横塘、温泉、星子3 处城镇垃圾中转站进行提升改造,该项目于5月25号开工,6月底已完成横塘垃圾站旧设备拆除。
2.坚持宣传引领,深化垃圾分类治理能力。今年上半年,庐山市城管局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共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10余场、进小区宣传12次,实现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广场、垃圾分类示范街区全覆盖宣传。设置2名专职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当前重点推进5个小区工作,5个小区配备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专职垃圾分类工作人员与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进行工作打卡,巡查各个点位并记录每日工作台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强化执法监管,加大建筑垃圾处置力度。今年上半年,我局聚焦工地周边、城乡接合部以及主次干道等建筑垃圾违规问题高发区域,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组织开展4次专项排查行动。行动中,重点针对违规堆存、偷倒等突出问题,对7处违规点位进行集中整治。同时将建筑垃圾转移联单制度向社区、小区全面延伸。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由物业作为责任主体,负责填写建筑垃圾产出联,详细记录小区内装修、改造等活动产生的建筑垃圾信息;无物业管理的社区,则由社区工作人员履行相关职责,实现对居民生活产生的装修垃圾管理全覆盖,消除监管盲区,确保建筑垃圾从产出到消纳全流程可追溯。自推行联单管理以来,管理成效逐步显现,目前已累计完成转移联单9个,初步实现对建筑垃圾流向的精准把控。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1.全面排除隐患,确保道路安全提质。2025年上半年,为解决城市交通安全隐患问题,我局对市区的人行道、树池、排水设施等进行全面摸排,3至5月开展市政设施破损维修攻坚行动,6月“安全生产月”全面摸排城区干道路面,维修完善市区道路和井盖、雨篦子等设施,市政设施破损维修攻坚行动维修设施3877处,较上年同期增长869.25%,其中修复路面破损3256处,约9582平,安装U型杆6处,共24根,安装雨篦子56处,56个,种植草皮12处,233平,拆除废弃电线杆3处,更换井盖192处,修复树池355处。道路护栏维护方面修复护栏1900余节,花坛12 处。
2.强化管理效能,保障路灯照明畅通。我局不断抓好路灯照明日常维护工作,按照“晚上发现问题,白天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精准掌握全市照明亮化基本情况,及时解决处理故障问题。今年以来,共修复道路路灯1500余盏,更换破损控制箱2个,更换故障电缆1000余米,同时协助南康镇对社区路灯进行检修排查,上半年共修复社区路灯200余盏,为居民夜行提供了保障。5月份我市在营地公园举办了“庐山音氧计划音乐节”,为严格落实上级临时交办工作,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对部分路段上未通电使用的路灯进行紧急施工通电,确保了主场外围场地、道路的照明畅通。
(三)铁腕开展治理,不断优化城区环境
1.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市容市貌秩序。加大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环境的整治力度,累计纠正农贸市场附近商户占道经营 6920余次,劝离占道经营流贩5600余人次,暂扣屡劝不改流贩占道物品324例;对校园周边开展集中整治,共清理占道经营1300余起、查处流动摆摊950余起、违规发放宣传单16起,劝离乱停车辆450辆,暂扣屡教不改摊贩物品160例;开展城区主次干道整治,纠正主次干道占道经营4300余处,清理城区主次干道流动商贩2100余人次,立案处罚流动摊贩、违规占道经营3起,有效维护了城区主次干道的整洁与畅通;加大城区“九小”场所及沿街商户广告设施的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累计排查户外广告102块,户外招牌111块,共拆除14块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
2.强化车辆停放管理,规范城区交通秩序。针对共享电动车乱停乱放这一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城管局将其违停整治纳入常态化工作。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时,一旦发现违规停放的共享电动车,立即采取拖离暂扣措施。同时,积极与各共享电动车运营公司沟通协作,要求运营公司利用技术手段实现车辆停放的精准定位,并明确规定在学校、医院、商场等重点区域周边 200 米范围内不得设置停放点。今年上半年以来,累计暂扣乱停乱放共享电动车170 余辆,有效规范了共享电动车的停放秩序,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3.加强油烟管控力度,提升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深入开展餐饮油烟排查整治工作。在前期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城区餐饮服务业经营单位进行 “回头看”,重点检查油烟净化设施的安装、使用和清洗维护情况。同时,加大对新开业餐饮商户的监管力度,要求新、改、扩建餐饮服务场所必须按照规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营业。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对湖滨路、星光大道、柳絮北路、文昌路等重点路段的餐饮店进行了全面排查,四条路周边合计餐饮店 125 家,其中 20 家餐饮店存在未及时清洗油烟净化器的情况,现已全部督促清洗整改到位,有效减少了餐饮油烟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4.强化专班工作机制,严格管控两违建房。城管局“控违”办不断发挥专班协调管控机制,持续开展违建治理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两违”巡查2500余人次,审批防水隔热7户,处理12345市民热线投诉20起,问政江西投诉2起,电话投诉6余起,信访事件共2起。组织执法队员在城区范围多处违法违规建房依法进行了拆除,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0处,拆除面积202平方米。
(四)完善程序机制,精管细养美化城市
1.规范绿化项目移交程序,优化园林考核机制。对我市紫阳广场、圣岭路北延和峰德新区主道路共计3个绿化项目进行提前移交管养。移交过程中,积极督促项目方对存在的苗木死亡、裸土绿地、设施受损等问题进行整改。对尚未完工的绿化项目,加强与项目方沟通协调,及时反应和监督整改存在的问题。在园林考核方案中,着重提高了苗木管护的分值比例,在评分表中增设了受批评或表扬等加减分项,使园林考核评分标准更加细致化、合理化,提高园林公司对绿地日常养护的重视,保障绿地美观整洁。
2.提升园林绿化治理能力,加强城区日常管养。今年上半年,我局园林部门对城区园林苗木、草地开展大修剪行动,修剪面积达115余万平方米,对辖区苗木全面施肥2次3.2余吨;开展病虫害防治防治苗木10万余棵,白蚁防治上百处,防治面积共计40余万平方米,为社区、村委会等责任单位提供古树药物治理等技术指导2次;积极处理群众反应的树枝遮挡窗户和社区存在安全隐患的死树等问题共21起。加强城区绿化补植和裸土复绿工作,今年以来共计完成辖区苗木补植树木83棵、铺草皮和草花1200平方米,撒草籽2700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餐饮油烟治理难度依然较大
部分老旧小区内的餐饮店由于房屋结构等原因,难以按照要求进行油烟高空排放改造,且部分餐饮店存在油烟净化设施使用不规范、清洗维护不及时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指导。
(二)垃圾分类工作存在部分难点
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对垃圾分类常识缺乏了;垃圾分类中端处理存在缺陷,目前只能进行前端投放和宣传引导。
(三)建筑垃圾治理存在一定短板
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分拣处理能力不足,现有处置设施规模小、技术落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处理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城市管理工作与城市环境、民生保障息息相关,下半年,我局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过程管控,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一)提升餐饮油烟治理水平
持续加大餐饮油烟排查整治力度,增加排查频次,扩大排查范围,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或设施运行不正常的餐饮商户,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加强与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餐饮油烟综合治理,切实减少油烟扰民问题。
(二)深化垃圾分类推广工作
多渠道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增强公众对垃圾分类必要性和操作方法的认识,提高全民参与度。同时推动在建项目进度,优化资金分配,优先保障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和升级,确保分类垃圾桶、回收站点等基础设施覆盖全市,满足居民需求。
(三)加强建筑垃圾管理能力
一是持续加强建筑垃圾联单管理;二是补足项目短板,通过增设生产线、推进分拣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参照先进地区由国有企业集中运营渣土和建筑垃圾;三是夯实部门责任,依据相关文件明确城管局、住建局、发改委等部门及乡镇在建筑垃圾管理中的职责;四是强化执法监管,组建专职巡查队伍开展“零点行动”,深化区域联合执法,解决城乡接合部偷倒乱象。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