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24年城管局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庐山市城市管理局在庐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民生为本,城市环境持续改善
1.强化垃圾收处措施,完善公厕设施管护。为保障本市生活垃圾能够及时收集到位,今年来共配备423辆环卫车辆,设置4000余个垃圾桶及果皮箱,城乡配备保洁人员1090余人,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共48957.61吨,有害垃圾约3100吨,餐厨垃圾共无害化处理约2280吨。为缓解城区居民用厕紧张,2024年新接管外国语学校、营地公园公、东船湖滨公园等5座公厕,并对部分公厕设施不健全破损严重问题开展修复工作,共修复公厕基础设施维修164处、日常管理维修546余次。
2.深化垃圾分类治理,推动分类体系全覆盖。为推动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2024年我局重点开展垃圾分类建设宣传工作,已完成两网融合服务站1座、垃圾分类宣传栏8处、文化墙4面、楼道广告70处、花草牌36个;完成垃圾分类标准示范小区共12个,示范街道2条(建设中),四分类垃圾分类亭39座、六分类垃圾分类亭21座、智能垃圾分类投放设备8座、积分兑换物5座、可回收垃圾站点一处、有害垃圾暂存点一处、分类垃圾桶560个。10月份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1次,垃圾分类进小区2次,垃圾分类广场宣传活动1次,全年开展宣传活动共21次。
3.建立建筑垃圾体系,有效推进资源化利用。庐山市建筑垃圾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完工并已试运行,目前已收运处置各类建筑垃圾 21372.15吨;在汉阳路建成封闭式建筑垃圾中转站,方便居民定点投放;在碧桂园、铜锣湾等小区建立建筑垃圾临时中转点,实现小区内建筑垃圾定点投放和集中清运;加强执法监管,推进建筑垃圾整治工作,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查处违规倾倒建筑垃圾案件8起。
(二)坚持常态长效,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1.加强精细化管护水平,更新城市设施建设。对城区硬件设施维修改造,维修和完善市区的道路和井盖、雨篦子及排水设施,下函提示责任部门改造提升易涝点,开展城区“零星维修破损全面清零”行动,及时响应和处置市民问题和诉求,及时完成创建问题督查整改。今年以来,共修复市政设施1327处,其中树池189处,人行道578处727平方,沥青道路57处192平,安装U型杆58处约310根,安装雨篦子28处83个,修复井盖133处,修补配电箱破损瓷砖41处,修复护栏110余处,更新太阳能灯帽4540个;更新各路段护栏反光贴14000余贴,修复水表盖16处,种植草皮5处约1100平方,修复路面大面积塌方1处,拆除废弃通信电线杆1根,修复墙面17处,斜坡硬化1处,约300平,修建排水沟2处,约100米。
2.探索路灯管理模式,保障路灯照明畅通。实施“材料自购+劳务外包”管护新模式,提高路灯管护效率,按照“夜晚巡查、白天维修”的工作模式,及时解决处理故障问题。今年以来,共修复道路路灯800余盏,更换破损控制箱10余个,更换故障电缆500余米,补齐检修口盖板30余个。全面开展故障线路排查,检测出存在线缆路短路、断路问题七段并逐步修复,对鄱阳湖南大道190余杆中华灯灯进行节能改造升级,改造后的路灯造型简洁美观、节能环保。
3.完善制度化管护效能,夯实领域监管基础。 为确保城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2024年我局积极建章立制,全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城区餐饮油烟集中整治方案、路灯材料仓库管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工地围挡管理、市政维修考核制等一系列制度方案,为城市管理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三)坚持疏堵结合,不断改善市容环境
1.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市容市貌秩序。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共清理校园周边占道经营2950余起,查处流动摆摊1900余起,查处违规发放宣传单37起,劝离乱停乱放车辆866辆,暂扣屡劝不改流动摊贩占道物品375例;纠正主次干道与背街小巷占道经营6800余处,清理流动商贩3500余人次,立案处罚8起;开展城区“九小”场所及沿街商户广告设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累计排查沿街商户881家,排查出存在防盗窗及户外广告安全隐患52家且全部拆除,同时整改不规范围挡127处;开展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环境整治工作,纠正农贸市场附近商户占道经营9700余次,劝离经营流贩6300余人次,暂扣屡劝不改流贩占道物品533例,提升了市场的整洁度和秩序性。
2.规范城区静态交通秩序,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按照“应划尽划”原则,结合人行道施划条件和实际停车需求,对城区各主次干道人行道施划停车泊位571处,对违停现象严重不宜施划停车位的人行道加装阻车杆1200余根。交警部门协作,强化执法力度,今年累计上传5997辆违停车辆,处罚2648辆;开展共享电动车违停整治行动,规范共享电动车停放秩序,已暂扣共享电动车500余辆,有力遏制了人行道乱停车现象,维护市民出行秩序。
3.全力做好污染防治,守护蓝天净土家园。采取定点值守与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主次干道、建筑工地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高频次巡查,对渣土运输中未密闭运输、抛洒滴漏、超载超速等突出问题,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今年共查处车辆带泥上路和违规倾倒各种垃圾案件21起。制定餐饮油烟集中整治方案,对城区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单位建档造册。截至目前,摸排出332家餐饮单位,其中43家餐饮单位存在未及时清洗油烟净化器的问题,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4.发挥专班工作机制,严格管控两违建房。市两违办强化治理措施,加强违建巡查力度,坚持以控增量、清存量为抓手,对城区范围内的多处违法违规建房依法进行了拆除,当前已拆除违建125处,面积约为1818平方米。牵头整合多方组织力量,组织召开违建治理专班会议30余次,及时掌握违法(章)建筑动态。今年来,“控违”办处理12345市民热线投诉92起(含部分重复事件),问政江西投诉4起,电话投诉20余起,信访事件共4起,民生通道1起,均已安排专人妥善核处并及时回应。
(四)坚持建管并举,城市景观更加靓丽
1.规范绿化项目监管,助力园林城市评选。对我市星湖公园、东篱公园、长虹港公园、东船湖滨公园、鄱阳湖景观带、星湖路提升等多项绿化工程项目进行提前移交管养,积极督促项目方对存在的苗木死亡、裸土绿地、设施受损等问题进行整改。2024年共计移交绿化项目9个,向项目方发函和整改问题20次。积极推进园林城市“四创”申报,通过协调市委、市消防大队等单位在省人居环境研究院专家组核查现场进行充分讲解,3月我市申报的“2022-2023年度江西省园林式居住区、园林式单位、文明公园、林荫路”文明公园、林荫路、园林式单位成功评选。
2.提高绿化隐患治理水平,加强园林日常管养。2024年,组织对城区园林苗木修剪,面积达287余万平方米,苗木全面施肥5次,用肥共6.6吨;开展病虫害防治防治苗木30万余棵,白蚁防治上百处,防治面积共计100余万平方米;解决树枝叶挡窗等问题共计36起;辖区绿地苗木补植77棵、补铺草皮1900平方米,撒草籽860平方米。对受灾绿地开展泥沙冲洗、树木扶正、垃圾落叶清理和裸土复绿等工作,清理退水残留垃圾15车,扶树12棵,补栽受灾树木共计12棵,补铺受损草皮约220平方米,补全退水遗失的防溺水设施7套。多措并举开展苗木抗旱,对管辖区域范围苗木增设滴水袋1.6万个,设置遮阳网防旱措施约2300平方米。对鄱阳湖南大道、环山公路、工业园和公园绿地树木完成树底挖树围约10500棵,加强树木储水能力;挂营养液660余袋,补充南大道植物所需养分。
3.规范流动摊贩管理,推动夜市经济发展。随着夜市蓬勃发展,正恒夜市已入驻摊贩70家。为提升夜市形象,为所有摊主统一发放帽子、袖箍及印有“庐山夜市”字样的围裙,并要求摊主在经营时穿戴;为保障经营者权益,合理的安排经营摊位,每周一所有夜市摊贩都会来到城管大队进行摊位的重新抽签,为保证公正性,抽签过程由摊贩组织自行开展,公布抽签,全程由大队执法人员进行监督。同时安排定时清理夜市经营产生的垃圾,不定期开展煤气罐安全检查。
(五)坚持底线思维,织牢安全生产防线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上级有关决策部署,开展重点时期及节假日安全生产大检查,集中整治26场次,明察暗访6次,道路安全方面更换井盖317个、更换雨篦子104个、安装防坠网30个、修复路面坑洼192处,并发放宣传资料共600余份。整治九小场所安全隐患,拆除隐患广告设施38处,督促商户自行整改13处;加强正恒夜市燃气突击检查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7处;开展环卫市场化公司安全检查2次,发现问题并整改问题31处;对农贸市场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检查消防设施540处,修复市场硬件设施210处,对商铺下达整改通知书32次,清理市场内杂物130处,切实抓好城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
二、亮点工作
在庐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城市创建及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等工作,扩充执法队伍力量,开展各类市容专项整治行动,新增环卫绿化管护范围,精细管护市政基础设施,强化环卫清扫保洁力度,大力整治农贸市场环境,努力绘就美丽庐山新画卷。2024年,市城市管理局获江西省城市建设行业管理协会先进单位称号,市市政公用设施管护中心获江西省城市建设行业管理协会市政管理行业分会先进单位称号。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1.基础设施保障不足。我市商住综合楼建设时均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商户自行接入烟管顶排意愿不强。城乡环卫基础设施不平衡,乡镇环卫压缩能力不足,设施环境差、水平低。部分路灯线路陈旧,反复维修效果不佳,需要批量更换。
2.市容管理问题反复。由于物流商铺内部空间不足,下货期间物流商品堆满人行道的现象较为普遍,物流商铺占道经营现象较为严重且根治较难。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对道路中间护栏存在较为严重的破坏和擅自移除情况,车损护栏中肇事逃逸的比例较高,管护压力较大。
3.项目移交程序不规范。部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新建项目管护移交不到位,有些业主部门建成后一建了之,质保期内出现问题不闻不问。还有一些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破坏市政设施(护栏、路灯及管线)、园林苗木等情况,且不主动向城管部门反映,给市政绿化管护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四、2025年工作思路
1.优化人行道违停整治工作。科学规划停车资源。进一步挖掘人行道停车潜力,在不影响行人通行与市政设施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新增停车泊位。加强执法力度。增加执法人员在重点路段与违停高发时段的执勤力度,加大现场贴单力度,提高违停成本。加强与交警部门的协作配合,实现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
2.推进“城管进社区”服务行动。加大攻坚整治力度,把城市管理和服务延伸下沉到社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攻坚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布工作动态,推进八大攻坚行动,边宣传、边展示,真正给群众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知晓度、满意度和参与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城区市容环境持续向好不反弹。
3.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建设工作。在现有垃圾分类工作基础上,按照“一区一策”,逐步在城区其他生活小区建立分类设施,带动城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全面系统学习总结垃圾分类工作相关知识和经验做法,着力推进庐山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建设项目落地运行,进一步夯实垃圾分类投放、运输环节,确保2025年我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典型示范案例,营造浓厚的分类宣传氛围。
4.推进建筑垃圾整治工作。一是完善源头管控,完善备案程序,设置住宅小区装修垃圾暂存点,加强施工现场监督检查,确保建筑垃圾规范堆放、及时清运。二是加强运输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执法长效机制,鼓励市民举报建筑垃圾违法违规行为,联合环保、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未密闭运输、超载、沿途遗撒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拓展消纳与利用途径,合理规划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积极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模式,促进建筑垃圾的就地消纳和循环利用。
5.改造提升乡镇垃圾中转站。按照“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原则,筹划实施庐山市城镇垃圾回收站改造提升项目,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政策支持资金,改造庐山市星子镇、华林镇、温泉镇范围垃圾中转站3座,并更新配套垃圾压缩处理、除臭等相关设施设备,着力提升乡镇垃圾中转站作业环境,进一步提升垃圾压缩处置水平。
6.打造人民满意城管队伍形象。赓续深化 “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 专项行动,全力推进六型城管建设之征程,持之以恒开展作风整饬工作。锚定关键岗位,精准实施廉政约谈,夯实工作举措,强化日常监督之网。紧密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干部工作纪律、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形等展开深度自查自纠与督查督导,精心锻造一支忠诚可靠、勇于担当、尊崇法治、智能高效、勤勉廉洁、亲民为民的城管铁军,为城市管理事业提供坚实人力支撑与组织保障,护航城市和谐有序发展新未来。
庐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4年12月6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