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2-01-04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2-01857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庐山市城管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2-01-04 21:06
字号: 〖大 小〗

庐山市城管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


2021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建设“全省龙头、全国示范、世界知名”山水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城市管理目标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全面实现庐山市进位赶超。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开展市容专项整治,夯实城市管理基础

1.规范市容市貌秩序,维护良好市容环境。我局执法大队对影响市容市貌的各种违规行为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清理流动商贩16000余人次,违章占道经营8700余处,清理牛皮癣、小广告、创贴窗花、商业海报等1600余次,清理违规喷绘广告460余处,清理条幅300余条,清除各类小广告、办证号码6700余处,拆除灯箱广告及小广告牌570余处。重点加强了农贸市场周边市容常态化管理,保持门店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有序,同时对门店招牌报备进行严格受理审批,共受理监管门楣店招报备审批173起,确保实现城区门头统一规范化。

2.开展餐饮油烟排查,建立油烟治理台账。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城管大队油烟中队深入全市各个餐饮店仔细检查商户厨房卫生,尤其是油烟净化器运行使用及清洗消杀情况,培养商户定期清洗维护的习惯;同时,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强化环保宣传,实现餐饮油烟巡查工作精准化、常态化、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不反弹。今年以来共计督促商户整改油烟问题23起,督促26家新开业餐饮店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明显提升,减少油烟扰民等问题。

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运输扬尘管控。城管大队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对城区范围内道路运输扬尘的巡查监管。通过与公安、交警等相关单位密切配合,调取道路监控设施,严厉查处车辆违法带泥上路、泼洒等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目前,我队共开展车辆运输扬尘集中整治行动46次,查处运输车辆违规运输行为37起,罚款205000元,结案率100%。通过专项整治,城区道路运输车辆不按规定方式运输、带泥上路、泼洒现象明显减少。

4.开展校园周边整治,营造安全校园环境。为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我局城管执法队员在上放学高峰期驻点守护、周边巡逻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所辖学校安全防护措施,整顿校园周边流动摊贩、人行道停车以及共享单车影响市容和交通秩序。加强集中整治力度,为我市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5.开展静态交通整治,持续治理乱停乱放。采取机动巡查及徒步巡查的方式,着重加大城区主次干道及校园周边巡查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对城区主要街道人行道合理、依法施划公益性临时停车泊位,拓展停车空间,缓解停车难现象,积极引导市民车辆有序停放。截至目前,共计施划临时停车泊位989个、5万余平方米,贴单处理违停小汽车507起,城区人行道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有所改善。

(二)抓好城区环境卫生保洁,确保城区干净整洁

1.加强环卫保洁力度,提高保洁质量。以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宜居的城市环境为目标,重点抓好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各项工作。2021年以来利用人机配合,实行“一冲二扫三洗”的工作模式,对主城区171.8万平方米范围清扫保洁,同时对主次干道每日两次普扫,每日不低于二次收运,做到日产日清。2021年共处置生活垃圾5.2吨。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优势,对中心城区主道最少每周一次以上人工清洗,重点加强对餐饮店门前油垢、沿街石、果皮箱、保洁车周边油垢污渍清洗力度,确保路面洁净靓丽,斑马线清晰明亮,达到“路见本色,标线见白”的要求。

2.加大环卫资金投入,提高保洁效率。2021年通过积极筹措资金,增加环卫设施的投入力度,今年上半年投入资金262.22万元新购置大量的环卫特种车辆,包括垃圾转运车、多功能洒水车、快速保洁车、汽挂车果皮箱、垃圾桶等,适应新形势下环卫工作新需要。

3.加快环卫项目建设,完善终端处置。为进一步提高庐山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大力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今年在工业园综合园区内新建一座日处理量可达200余吨的二级垃圾中转站该项目占地6957.5平方米总投入资1049万元经过前期选址征地等大量准备工作427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该项目基建工程已竣工配套设备调试安装阶段预计将于年底可投入使用

4.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提升市民素质。按上级部门要求,今年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分别于西湖社区、中天家园两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推广宣传,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后经实地考察调研与征集意见,拟于惠民小区,星御国际两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经政府研究同意,印发《庐山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下一步,将采购配套设备与培训业务人员,按照方案逐步试运行,待条件成熟后全面铺开。

(三)精细精心管护公共市政,确保设施安全稳定

根据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以及城市创建等相关工作要求,2021年以来我局市政线紧紧围绕市政设施的维修、养护、管理开展工作,确保城区市政设施安全稳定。

1.建立了市政零星维修快速反应机制。坚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的方式,及时收集巡查及群众反馈相关信息,修复秀峰大道、庐阳南路、白鹿大道等主次干道破损人行道1500余平米,修复环山公路、四联路、文峰路等路段破损机动车道500余平方米。修补花坛12处。

2.开展了窨井盖专项整治行动。制定了全市窨井盖治理工作方案,建立庐山市窨井盖专项整治群,做到及时排查、及时报备、快速修复,对未能及时修复的权属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市民出行影响。雨污水井盖的修复着力于主次干道至背街小巷的延伸,全年更换破损井盖59,全年共督促供电、移动、电信等业主单位更换破损的强、弱电井盖15

(四)稳步推进绿化亮化工程,确保城区宜居宜游

1.园林市场化稳步运行。20213月园林市场化正式落地以来,园林绿化管护日益精细化、常态化,养护档次、水平明显提升。一是严格考核。按照管护标准和要求,对园林绿化养护公司采取“日常督察+分管领导不定期带队督察+月综合评分”的模式进行考核,考核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问题整改不及时或不到位扣减考评得分,每季度按实际得分给予管护费用。二是精细管护。坚持常态化巡查,全面加强日常管护,2021年,对城区园林苗木全面施肥2次,修剪4次面积200余万㎡;对公园广场植木进行药物防治20余次;为防虫保暖组织秋后乔木刷白;清理东篱公园、星湖公园及流泗港内各类垃圾162车。

2.路灯管理进一步规范。2021年以来,及时修复居民电话反映故障社区路灯100余盏,常规性修复故障道路路灯1000余盏、处理变压器故障3处,确保市区亮灯率达到97%以上。主要得益于“三清”工作:一是故障线路清零。对全市主、次干道路灯线路故障进行摸底,切实制定材料采购、故障修复计划,全年修复渊明东路、环山路等路段故障线路5处,更换电缆300余米。二是材料仓库清理。逐步建立健全清晰的仓库管理体系,借助信息化的物资出入库系统,辅以相应仓库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家底清、出入明”,为合理采购材料、科学分配资金提供有力依据,彻底解决盲目采购材料导致的材料积压、老化等问题。三是路灯底数清查。针对因道路改造等客观原因造路路灯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市政管护中心部署城区道路路灯数据重新摸底,今年利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秀峰大道、星光大道、紫阳南路、桃园大道、南康东路道路路灯的摸底工作。

(五)严格打击控制两违建房,控违成效整体提升

1.加强巡查,确保违建及时发现。2021年两违管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和城管局的高度重视下有序开展。为确保违建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控违办安排执法队员上午、下午、晚上不间断的巡查,2021年控违办执法队员开展“两违”巡查达6000余人次,有效的遏制了违法违规建设的滋生蔓延。

2.加大宣传,营造违建管控氛围。控违办不断强化违建管控的宣传力度,在组织集中拆违行动时请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并在本级媒体、单位公众号中进行广泛宣传。2021年两违工作通过电视媒体、单位公众号等进行公开宣传报道10余次,使市民群众充分了解两违管控相关政策,有效震慑了偷建抢建现象,两违管控工作取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开展审批,引导群众规范建设。为满足老城区居民防水隔热需求,控违办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对此类房屋开展防水隔热层建设审批,并对其如何建设予以严格要求,2021年控违办共审批防水隔热59户,每户都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做好了相应资料的存档。

4.依法拆违,确保违建零增量。为确保拆违工作的顺利进行,2021年共下发限期拆除通知书38份,均已及时处理到位,同时依法拆除两违建筑62处,拆除面积4000余平方米。特别是针对东篱逸墅和五柳山庄偷建抢建,组织了两次集中拆除行动,有效遏制了乱搭乱建现象的蔓延。积极协助道路改造。为积极配合仿古街道路改造,营造舒适整洁的道路环境,控违办针对仿古街沿街两侧存在的违法违规建设展开了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4户违建拆除工作。

(六)切实结合本局职责职能,统筹推进其它工作

1.群众投诉及时处理。为提升服务满意度,践行“温暖城管”理念,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我局全面加强投诉信访快速处置力度。城管大队安排专人负责协调投诉案件,严格按照“应诉-登记-处理-反馈”流程,并耐心跟进与回复,2021年城管大队累计处理群众投诉案件31起,办结回复率达100%控违办接到有关违建的投诉40余起,均及时予以回应,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得到了市民群众认可;市政设施管护中心针对部分餐饮行业油污堵塞下水道对市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的问题,主动担当,协调住建、环卫、商家和专业下水道疏通公司,做好疏通清理工作,全年处理重点疑难问题8起。

2.“禁限行”严格落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局多次召开调度会议,全力部署星子镇卡点货车禁限行工作。城管大队先后安排召集渣土公司召开禁限行工作部署会,向各公司传达禁限行相关要求,督促严格遵守禁限行规定。同时,安排执法队员在鄱阳湖南大道布设交通疏导点和联合执勤点,安排专人16小时值守,负责引导车辆分流并对来往货车进行检查和疏导。

3.安全隐患认真排查。我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2021年经局党组多次会议调度,各部门加强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是加强对各公园广场、流泗港等公共区域市政设施巡查,发现损坏、有松动栏杆4处,缺失铁链的受损栏杆2处,及时设置安全警示牌,并登记报备修复;树立禁止垂钓、游泳告示牌等宣传栏共计11块。二是梅雨季节提前组织人员对城区,尤其是沿湖及城市易积水等特殊地段的照明设施漏电情况进行拉网式漏电隐患排查,对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做到即时处理。三是市政管护中心针对休闲广场健身用电乱接、乱搭现象召开安全用电座谈会,规范主管单位用电行为,并与相关用电健身队伍签订责任状,并不定期抽查其安全用电情况。四是针对城区范围内主次干道人行道盲道破损情况进行排查,做好相关记录台账、制定修复计划。

二、存在问题

(一)执法力度不足、技术手段较单一。部分路段花果店、汽修店占道作业及经营现象经常反弹城区范围存在内小规模的乱搭乱建,少部分违建户仍抱有侥幸心理反复偷建等现象,无法完全拆除到位;油烟治理无第三方检测机构,无法确定餐饮油烟排放是否达标。

(二)部门联动机制不畅、建管衔接不到位。在有些项目建设过程中我方没有参与施工监管,而项目完工后移交时原业主单位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造成后期管理困难。如道路改造时,有时候业主单位前期不跟我方沟通直接进行施工,导致我方对改造项目毫不之情,资产受损。

(三)环卫保洁考核机制还未完全到位。背街小巷还存在垃圾死角、垃圾清运不及时现象,市民投诉较多等诸多问题。

(四)安全生产工作还需抓细抓实。外线作业人员虽有安全意识,但执行不到位,如作业时不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安全防护,佩戴安全帽、不严格按照安全距离摆放安全警示标志等;因历史原因部分未上牌车辆上路作业亟需整改;工程车辆及执法车辆司机需加强安全教育。

三、2022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抓好“强转树”等主题活动。在城市管理中,坚持政治学习与法律知识学习,线上视频培训与线下实际工作相结合,促进全系统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探索并创新执法方式手段和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作风硬朗、纪律严明、作风务实、为民执法”的城管队伍。

(二)全面理顺优化管理机制体制。城管大队持续加强重点问题、重点区域的市容管理,加强流动商贩等占道治理,持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系列工作;控违办进一步加强违建巡查、宣传与打击力度,特别是节假日及夜间巡查,以及电视媒体、网络平台和现场活动等多种方式的宣传工作,改变群众想建就建,随意乱建的思想。市政管护中心加强对劳务派遣人员考核管理,理顺各口人员及工作管理机制。

(三)全面完善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加强与公安交管、市场监管、生态环保、住建等执法部门协作联动,形成部门执法合力,在具体的城市管理工作中做到“一个拳头出击,一个声音发话”。

()全面维护全局系统和谐稳定。一是狠抓安全生产,加强环卫、路灯重点部位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实现安全零事故。二是狠抓信访维稳,积极化解答复信访(件),在全局系统积极开展“双提升”活动,确保满意度两个100%。三是狠抓城市服务保障,落实落细做好各项重大接待活动城市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城市管理的每个区域、各个环节都达到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标准,营造最佳的市容市貌。



20211215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