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0-07-25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0-1333462 责任部门:  庐山市城管局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庐山市城管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0-07-25 09:21
字号: 〖大 小〗

    2020年上半年,我局以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为契机,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念好“活、实、精、严”四字诀,通过全局系统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克服新冠病毒疫情等困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围绕一个“活”,稳步推进改革创新之举

(一)积极探索城管系统内部体制创新。一是实行工资绩效改革。为有效激励一线执法人员积极性,今年1月份我局对城管执法大队协管员全面实施绩效考核,工资等级按照A、B、C、D档进行划定,进一步确定了职务、工龄工资标准,很好地解决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工资福利待遇一个样问题,目前协管员绩效改革已到位。二是成立了案件审理机构。为全面加强对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和监督,成立了案件审理委员会,案审委成员由分管局长、大队主要领导及案件主要负责人组成。每个行政处罚案件均组织案审会,认定违法事实和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条款。案审会制度的成立,提高了办案质量,确保依法行政,准确、及时、有效地实施行政处罚。

(二)环卫保洁管理市场一体化全面落地。通过前期学习考察,反复酝酿,我局采取了“自己管(武宁、瑞昌模式)+市场化(共青城市模式)”模式对中心城区环卫保洁一体化进行改革探索。4月份,庐山市公共市政服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正式运作。新公司挂牌后,投入近300万元,新购护栏清洗车1辆、道路清洗车2辆、小型扫路车12辆、密闭垃圾清运车2辆,为下一步环卫工作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三)园林绿地管养市场化在波折中前进。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管养实行市场化,是我局今年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又一项新的工作。5月19日,该项目第一次采购公开投标进行,后因未中标企业质疑、投诉,经市财政采购办调查核实,裁定此次招标无效,终止了第一次项目采购相关活动。该项目于6月25日重新挂网,进行第二次采购公开招标,项目预计7月底前落地。

(四)执法辅助人员录用机制进一步创新。为更好地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我局在执法辅助人员即协管员录用上流程更加规范,机制上进一步得到完善。上半年,通过局党组会研究、人事申报、公布招聘通告、面试现场打分、录用前公示等一系列流程,成功招聘了2名执法辅助人员。

(五)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分配制度形成。为确保城管系统“有人干事、事有人干”,按照“少找市长、多找市场”的思路,我局争得市政府支持,在应收尽收,多收多得的基础上确定年度垃圾处理费奖励返还机制,弥补市财政预算对城管环卫部门运转经费保障投入不足,改善城管执法装备和支持市润泉供水公司平台维护、软件开发更新等。

(六)城管协管人员收入列入市财政预算。一直以来,城管协管人员工资待遇不高,与同类人员相比,“同工不同酬”问题,影响到了队伍的稳定;财政预算经费的不足,制约到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今年年初,市财政预算对协管员工资预算投入提标,由原有的800元/人.月提高到2500元/人.月,增幅212.5%。协管员工作热情高涨,执法队伍空前稳定。

二、立足一个“实”, 统筹推进项目落地之方

(一)抓好家装垃圾临时消纳点项目建设。上半年,我局着力解决“家装垃圾围城”、家装垃圾无处堆放等已引起社会、老百姓强烈诉求问题,经多方比选、九江市多次调度,“山上山下”协作联动,确定在庐山垦殖总场下属的园艺场内的2个花岗石废弃矿坑(含部分周边区域),建设家装垃圾临时填埋场,统筹处理九江中心城区、庐山市中心城区、庐山景区的家装垃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的政府批复立项备案、地形测量、初设方案和初步的设计单位、地勘单位比选,待九江市正式确定以后启动后续的相关工作。

(二)抓好城市公共厕所民生项目建设。“小厕所,大民生”。今年是三年“厕所革命”攻坚最后一年,我市城区新建城市公厕任务8座、改建任务3座。市人大将对其中6座新建公厕进行票决。上半年,我局按照部署要求,高标准高规格推进此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设计等前期工作,目前正在抓紧完善公开投标前的立项等手续,预计7月中下旬可开工建设,年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三)抓好建筑垃圾终端处置项目落户。建筑垃圾无序偷倒、乱倒,严重影响了城市执法效果和城市管理难度,去年,我局联合住建局、南康镇等部门成功运作了建筑垃圾处置模式,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2020年我局继续巩固去年成果,一方面加大加重执法管理、处罚力度,坚决遏制偷倒、乱倒行为频发现象;另一方面积极谋划城市管理项目配套,为顺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声,同时统筹解决环保整改突出问题,年初以来积跟进中心城区建筑垃圾处置项目的落地,经向政府多次汇报目前市政府已原则同意该项目作为城市管理的配套项目落户综合工业园。

(四)抓好公共场所安全防护栏建设项目。上半年,按照省、市关于公共场所安全防护设施建设要求,实务推进我市公园、广场等公共休闲场所安防设施建设,前期开展实地勘察,共计测量紫阳广场、渊明广场、东篱公园、七夕公园、休闲广场等公共休闲场所需防护长度610米,拟设置n型防撞杆127杆、固定式防撞立柱249根,预算建设资金约50万元。目前,我局已委托相关公司对拟进行施工的公共场所防护设施进行具体设计,并对照要求启动了相关建设,稳步推进项目进度,确保按时、按量完成省市任务。

(五)抓好环保问题整改配套项目建设。结合中央、省市环保督察,积极谋划原梅溪垃圾场、中转站渗透液和餐厨垃圾处置的项目筹建工作。为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目前正在组织学习考察九江地区周边县市经验做法,同时做到以招商引资等形式,紧锣密鼓接触上海、省内相关公司企业。明确了在抓好中转站升级改造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促使垃圾渗滤液、餐厨垃圾专业项目落地,从而确保环保问题整改真正到位。

三、聚焦一个“精”,协同推进城市管理之策

(一)市容秩序执法越来越精准。上半年,在“治乱”方面,我局采取的是自身开展专项整治与部门协同执法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严抓重管,市容秩序明显好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开展占道经营整治。严格执行“一劝告,二警告,三处罚”的工作程序,坚持高标准不放松,确保临街商户不占用人行道、不设立遮阳帐篷、不在店外堆放杂物。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对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等占道经营“重拳出击”,效果明显。一是对主干道、新老农贸市场“乱象”重点管控。持续对主干道、新老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乱张贴等开展集中整治,劝导规范商铺经营行为,纠正各类出店经营,重点加强对市场周边游商小贩的管控,劝离路边聚集的菜贩,坚决查处露天活禽、野味等流动销售现象,开展乱张贴、“牛皮癣”清理专项行动,确保了主干道、新老农贸市场周边干净整洁。上半年,共计纠正、劝离游商小贩、门店占道经营行为3000余起,查处占道违规大型店招2起,清理乱张贴、“牛皮癣”10000余处。二是着力在全城主干道推行“门前三包”,目前与1700多家经营户签订责任状,张贴1000多块责任牌。三是强化公共场所市容秩序管理。疫情期间,按照指挥部要求,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城管大队、环卫、园林、路灯、局机关全体干部采取弹性工作办法,轮流值守,加强中心城区日常巡查,严格管控并全面取缔沿街摆摊设点现象,严格落实清扫保洁作息时间。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警示牌3个、大型户外高音喇叭3套,通告牌4处,横幅12条,安排大型户外广告显示屏滚动播出6次,电台报道7次,此外按疏堵结合原则,划定特定区域引导夜市经济,为经济发展助力。

2、开展人行道车辆停放整治。一是持续开展人行道违停贴单。上半年,重点抓了白鹿大道、秀峰大道、休闲广场等严管路段违停管控,做到每日巡查贴单不少于3次,截至目前,共计贴单处理违停小汽车196起,其中,移交交警部门处理196起。二是积极施划人行道停车泊位。结合实际,我局组织力量在城区主要街道人行道上,依法施划公益性临时停车泊位61个,拓展了停车空间,缓解停车难现象,满足个别经营户临时停车需要;同时在人行道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3000余米,引导市民车辆停放有序。三是源头切断人行道违停行为。为防止机动车辆乱停乱放、减少人行道损坏,在城区秀峰大道、庐阳南路、南康大道中段等主干道的人行道上安装N型管200余根。通过上述措施,城区人行道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明显改善。

3、开展道路运输扬尘整治。一是严控在建工地源头污染。加强对建筑工地出入口的日常管控力度,督促工地建立冲洗池或冲洗平台和进出口道路硬化等措施,进出车辆必须除泥、冲洗干净,确保车容整洁后方可驶出工地。二是严厉查处路面扬尘污染行为。上半年,我局采取日巡夜查固定蹲守和不定期错时执法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渣土运输无覆盖、抛洒滴漏和车辆带泥上路等行为,期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计开展车辆运输扬尘集中整治行动16次,查处运输未覆盖、遗撒、带泥上路案件34起,其中办结34起,结案率100%,形成了较好的震慑力。

4开展餐饮油烟排放整治。按照“蓝天保卫战”攻坚工作部署,上半年,我局把主城区露天烧烤纳入日常巡查重点,有效地管控了主城区露天烧烤行为,基本杜绝(常见错误)野外露天烧烤。与此同时对全城餐饮行业进行常态动态的全覆盖监管,6月初联合相关部门对所有营业的餐饮场所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除13家新开张店铺正在整改安排外,其余330余家全部安装油烟净化器。

5、违建协同执法机制建立。为厘清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形成分工不分家的执法合力,市政府2020年出台了《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庐山市中心城区违法(章)建设行为查处职责的通知》,对各职能部门、各乡镇两违管控职责进行了明确,部门协同执法机制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我局在强化违建巡查基础上,着重抓了违建拆除工作,上半年,向相关单位部门下发违建拆除通知函8份,拆除市区内违法违规建房26处,拆除面积约1300余平方米。结合峰德新区、流泗桥、弥陀庵等几处拆迁工作启动,出具了150余栋房屋《两违核实认定报告》。

(二)环卫日常管理越来越精细。环卫市场化项目落地后,为实现“中心城区一盘棋,一把扫帚扫到底”管理要求,达到管理更加精细、更加规范,新环卫的专业公司在内部管理、资金投入、环境打造等方面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

1、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一是推行岗位竞聘,新公司成立以来,通过竞聘,向社会招聘专人管理人才2名,为公司市场化后续管理注入活力。二是将中心城区管辖范围(含背街小巷、开放性小区、综合工业园等)清扫保洁分为12个责任区域,实行领导分片负责制,各分片领导对各自责任区域进行检查考核,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营造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的干事氛围。三是加强垃圾中转站、果皮箱等设施设备维护和管理,及时冲洗、消杀,减少二次污染。四是抓好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加强清扫保洁力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1-6月份共转运处理城乡生活垃圾2.4万余吨。

2、增加投入,夯实基础。自新公司启动起来,共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购买了大量环卫设备设施,环卫装备进一步增强,机械化作业率大幅度提高,为下一步管理更加精细化和创建卫生城打下了坚实基础。

3、部门协作,成效显著。顺利接管南康镇二级环卫后,5月份,我局组织环卫所全体干部职工,与新成立的市政服务公司组织一道,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对整个中心城区、城中村、背街小巷开展卫生死角陈年垃圾的专项突击清理行动,突击行动共出动人员300余人,出动垃圾清运车10辆,清理垃圾192吨,为广大居民营造了一个更干净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公共市政管理越来越精致。主要体现在“三个着眼”:

1、市政维修着眼细节。为保障城市公用设施正常运行,全方位巡查并修复破损市政设施。一是及时修复主次干道路肩石、人行道破损。上半年修复三小附近、金阳光宾馆、西拓安置区等3处塌陷,秀峰大道、庐阳南路等破损20余处,更换人行道石板300余平方米二是零星修补公园广场公共设施。对星湖公园市政设施进行集中修复,更换破损石板14处,翻新破旧凉亭5个,翻新防腐木栈道3处,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九曲桥1处,此外,修复东篱公园、休闲广场、紫阳广场零星破损石板200余平方米。三是更换或督促相关单位修缮窨井盖。更换破损雨污水井盖、雨篦18处,督促移动、联通、电信、广电、自来水厂等部门更换破损弱电井盖8处。四是修补完善城区主次干道路面设施完成桃源大道、汽车站等严重破损路面零星修复多处,其中桃源大道车行道路面修补2处,合计修补面积160余平方米。修复上京路汽车站段路面破损10余处,合计修补面积244.6平方米,贯通秀峰大道与星湖路路口斑马线通道1处,移除绿化带8米,浇筑沥青路面20余平方米,方便行人出行。

2.园林绿化着眼提升。一是加强日常精心管护。在中心城区园林绿地项目市场化落地之前,我局根据季节,合理安排园林绿化日常管护。目前开展公园广场修剪、除杂草2次,春节施肥、打药1次,清理死树、断枝22株,清理流泗港菜地42处,东篱公园空地补植银杏树1000棵。尤其是对标创建,投入10余万元,对各大公园的大件垃圾等积垢进行了专项“清零行动”。同时特殊时期,临时聘请了专职巡查员,东篱公园等地偷挖竹笋、毁绿种菜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强化日常贴心服务。上半年,先后“上门”为市人武部、市武警中队、市卫健委等单位提供绿化带清理杂草、树木修剪等服务,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3.路灯照明着眼服务。一是及时修缮社区公共照明。上半年,共计修缮社区路灯280盏,更换LED照明器48个,增加线路700余米,更换路灯控制箱6个,很好地解决了市民的安全出行。二是确保主干道和公共场所亮灯率。因道路改造影响,妥善处理了柳絮路、紫阳路、南康大道等道路两侧居民重新立户20多个;及时更换秀峰大道、迎宾大道、紫阳广场、渊明广场等处灯球900个,灯泡850多个只;投入资金4万元,解决了思麦博至联盛超市之间长期不亮灯问题。

(四)其他职能职责越来越精心

1、扎实推进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智慧庐山平台建设和城管体制改革之机,整合各方面资源,配合市政府办信息中心推进数字城管建设项目落地前地调研,预计10月份启动相关建设。

2、扎实推进环山公路城区段路面修复。立项修复环山路城区段破损路面,修补区域环山路陶渊明雕像至工业园路口段,长度约2.3公里,该路面的修缮,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品质功能和品位。

四、体现一个“严”,常态推进队伍建设之本

上半年,我局在局党组的带领下,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敢打硬仗的“纪律城管、规范城管、活力城管、温暖城管”队伍,全面提升队伍执行力、约束力、凝聚力和亲和力。

(一)抓制度建设根本之策。一是抓好机关日常考勤。自局机关带头,实行刷脸、按手模打卡上下班签到制,每月由办公室、监管员统计,干部职工大会或党组会上通报考勤情况,作为年终绩效、评先评优重要依据。二是严格落实“三重一大”等相关制度。“三重一大”制度是全局系统执行的硬性制度,必须坚决执行。全局涉及“三重一大”事宜事先报驻局纪检组备案,后经过局党组会研究决定才能实施。

(二)抓作风建设立身之魂。我局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并在日常工作中一以贯之。具体表现在:一是抓好巡察问题整改。针对中央、省市环保巡察和市纪委巡视巡察期间发现的问题,我局多次通过党组会研究作出部署,做分好工,压实责任,确保巡察问题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落实到位。二是局班子以上率下,主动担当,认真履职,做好示范,对照全市作风建设的相关要求,按照分工,进一步压实责任,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层层传导,并积极组织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让全局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压力。

(三)抓素质建设干事之要。一是坚持常态学习。要求全局所有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充分利用新闻联播、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校等平台进行学习,并做到持之以恒,不懈怠,不放松。二是立足问题导向。结合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倒逼系统干部职工学中干、干中学,做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先后赴武宁、瑞昌、共青城市、都昌以及上海、江苏等地实地考察城市管理相关工作,较好地破解城市管理工作中难点、热点、堵点。

存在的问题:上半年,我局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管理还有不少顽疾。如乱停乱靠、流动摊贩等占道经营较普遍等问题还较为突出。二是行政执法力度还不够大。日常劝导、教育工作做得比较多,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打严处还不够。三是部分项目建设有些滞后如园林绿地管养市场化、垃圾渗滤液、餐厨垃圾处置整改、公厕建设、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等。四是工作状态与工作任务要求还存在不够协调。少数干部和职工存在不想为、不愿为,缺少工作激情,破解难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不多,对事关行业前瞻性发展的问题研究不够深入。以上问题,我们要保持清醒,精准把握,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20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年,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在于城管下属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职能职责划转;挑战在于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广大市民的要求越来越高。下半年我局将以市委一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为契机,借我市“三城同创”之东风,着重在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等方面下功夫。

(一)明确工作目标。以中心城区按4A景区打造为目标,以城管体制改革为抓手,以标准化、精细化、市场化为带动,着力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创新治理模式,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业服务工作水平,为广大市民群众创造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

(二)落实具体措施。1、推进园林绿地管养等项目落地。下半年重点推进园林绿地管养市场化、垃圾渗滤液、餐厨垃圾处置整改、公厕建设、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前到位。2、探索道路停车市场化管理方式。汲取外地经验做法,配合城投公司在城区部分公共区域适时推动道路停车收费,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动车辆停放收费机制和管理体制,进一步缓解我市城区停车难问题。3、逐步完善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加强与公安交管、市场监管、环保等执法部门协作联动,促推部门执法合力。加强中心城区占道经营、交通静态停车、扬尘治理、油烟管控等,确保市容秩序有序、扬尘控制有效。4、全面提升市政管理和服务。切实解决市民群众反映的热点、堵点问题,包括窨井盖、道路坑洼维修,路灯照明,园林树木修剪等问题。5、兼顾其他,维护全局和谐稳定。(1)狠抓安全生产,加强环卫、路灯重点部位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实现安全零事故,确保城市运行安全。(2)狠抓信访维稳。积极化解答复信访(件),在全局系统积极开展“双提升”活动,确保满意度两个100%。(3)狠抓城市服务保障。落实落细做好各项重大接待活动城市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城市管理的每个区域、各个环节都达到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庐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0年6月29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