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庐山市城市管理局 2017年度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
2017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旅游城市和城市形象提升年活动等中心工作,按照我局年初既定目标,抓重点、攻难点、突亮点,大力抓好各项整治。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城市管理逐步规范,市民满意度和参与意识不断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7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专项整治,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1、开展了“立面治旧”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行动。采取集中清理与聘请专业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排查和拆除了主街道的破旧广告牌300多块,违章条幅、横幅800多条,违规灯带30多处。
2、开展了 “街面治乱”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出店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以及流动摊贩占道售卖等现象,通过对紫阳路、秀峰大道等主街道为期40天的集中整治,城区市容秩序明显改善。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原则,建立了日常管理长效机制,通过集中巡查、定点监管、错时巡查和延时巡查等多种形式,及时纠正和处理各类影响市容市貌整体形象的违章行为。1-10月份,累计纠正和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流动经营7000余处,规范治理机动车乱停乱放564辆,清理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等“三乱”牛皮癣5万余处。通过整治,农贸市场及周边、紫阳路、秀峰大道、南康大道等主干道店外店、乱摆乱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3、开展了特种行业经营专项整治。对各售车、修车、洗车、建材加工、废品收购等特种行业进行规范管理。共清理店外经营88家,强制执行3家,下发法律文书1家,收缴违规物品12车次。
4、开展了“四大行动”。一是发放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行动。从5月起,将印制的3000份《庐山市门前三包责任书》逐街逐户向辖区内的沿街商铺、单位发放,要求各店家和单位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确保垃圾不出店、不落地。二是全面清洗公交站台行动。针对公交站台橱窗宣传栏长期未进行更换,缺乏维护,乱贴小广告、乱涂写等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我局集中城管执法大队力量,组织队员对城区21座公交站台和50个路标识牌进行了全面清洗、版面出新,较好提升了城市形象、品位。三是夜市摊点占道行为和店外作业油烟污染集中整治行动。6月初开始,由市创建办牵头,我局联合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工商局、南康镇政府等多部门多次开展联合整治。期间共清理占道经营夜宵店110多家,收缴占道摆放的桌椅130多套,取缔违规水果摊点13处,行政拘留妨碍执法对象1人,整治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赢得了全市人民的充分肯定。四是公园广场娱乐活动整治行动。全面整治并取缔休闲广场、渊明广场、紫阳路以及七夕公园等公共场所内随意摆摊设点,违规从事烧烤、儿童娱乐玩具经营行为。整治中暂扣占道经营儿童游乐车13辆,收缴小玩具、小商品200余个。通过整治,市区公园广场内基本无小商小贩,环境和秩序明显改善。
(二)注重细节重点,环卫管理成效明显提高
1、加大了清扫保洁力度。在常规保洁的基础上,加大了主街道冲洗力度,首次开展人行道清洗工程;抓好了紫阳路等繁华商业路段、学校周边及新老农贸市场、环山公路等城市重点部位、公共场所的保洁力度,确保城区主次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无暴露垃圾、无垃圾死角。
2、优化了管理模式。推行“四定”即定标准、定人员、定经费、定责任管理模式,将整个建成区划分为11大片,通过划片管理,确保了中心城区清扫保洁质量。
3、创新了督查机制。实行局领导班子带队的督查制度,每天由1名班子成员带队,城管大队、环卫所、园林所以及路灯所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开展市容环境等专项督查,及时处理一些影响市容市貌的突发性问题。
4、加大了环卫投入。全年投入100多万元添置环卫设备,其中新购10吨密闭垃圾清运车2辆、垃圾桶1000个、环卫标志服400套、扫路刷2000把等,为环卫工作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5、扩大了垃圾转运的覆盖面。按照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的要求,在去年接管温泉、横塘、星子等3座垃圾中转站的基础上,7月份启动白鹿镇生活垃圾中转站的转运工作,做到了生活垃圾转运全覆盖,今年1-10月份共处理转运城乡生活垃圾2.58万吨,同比增长0.67万吨,增幅达35%。
由于工作扎实,我局环卫所荣获江西省城市管理协会“先进会员单位”。
(三)强调规范服务,绿化亮化水平稳步提升
1、绿化管护整体提质。到目前为止,我局所接管的绿化面积46万多平方米、行道树1.7万多棵,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的原则,对星湖公园、斜川公园、东篱公园、市民广场、主街道绿化带等公共绿地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市场化管养模式,提高了城区公共绿地的管理效率。从5月份开始对秀峰大道、白鹿大道、鄱阳湖西大道、蔡家岭路等30余条主次干道行道树进行了修建和整形,共清理树枝190车次,扶植树木100余棵,清理死树200多棵,修剪小苗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2、路灯管理逐步规范。始终践行方便群众、服务于民的理念,积极开展路灯巡查和检修工作。一是制作便民卡,畅通路灯故障投诉渠道;二是建立了实行“三班”巡查机制;三是对老化的线路、灯具进行改造;四是将社区路灯全部更换为LED光源。通过上述措施,今年1-10月份共受理路灯故障电话400余次,检修路灯2800余盏次,更换老化破损照明器460余只,校正歪斜灯杆53基,重新安装被损坏的灯杆15基,更换破损电缆3600余米,确保了城区路灯亮灯率97%,路灯设施完好率98%。
(四)严控两违建房,违法违规建房整体提效
严格落实“两违”巡查责任制,将城市规划区及城市周边的峰德新区、工业园区划分为若干片区,安排专人负责巡查65次6800余人次,确保违建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拆除。一是开展了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清查城区范围内违建房屋8000余平方米,按要求用5年时间逐步处理到位;二是开展了农民建房“百日大清查”行动,联合乡镇共开展拆违行动8次,拆除违建房屋36栋,拆违面积约3500平方米;三是拆除城市规划范围内违建房屋96处,拆除面积约9100平方米;四是排查出环山公路及乡镇主要干道沿线超高超大建房42栋。通过责任落实,有效地遏制了违建现象,实现了违法违章建房“零增长”。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在各项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市民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1、市容市貌管理中的几个突出问题依然难以解决。一是洗(修)车行、废品收购、水果店、小餐饮店、建材行业未做到划行规市以及二级环卫、无物管小区保洁不到位等影响了主街道的清扫保洁质量。二是市容整治工作存在不足,一直提倡的长效管理、长效机制还未实施到位,占道经营等现象时有反弹,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尚存在不足,对乱停乱放、偷运建筑垃圾的监管还不够严格。2、“两违”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市区范围内尤其是部分棚户区住户为获得更高的拆迁补偿,出现违法违规搭建杂物间、建设隔热层等偷建行为;少数群众少部分违建户存在侥幸心理和强烈的抵触心理,甚至出现暴力抵抗事件,给管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3、园林管养费用低,管护难以到位。如七夕公园因兴建时无供水管网到达最后采取的是做井,从鄱阳湖抽水,一到干旱季节鄱阳湖水位下降,公园内就无水浇灌,造成大量苗木死亡,人为损绿行为严重,园林管养费用低,管护难以到位。4、无规范的建筑垃圾倾倒点。建议规划建设1个专业建筑垃圾到放点,解决我市建筑垃圾倾倒难问题。
三、2018年工作打算
我局将以我市“创文明城市、建大美庐山”城市形象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围绕“怎么提升”、“怎么打造”等问题在全局开展主题大讨论活动,扎实开展包装提质、改造出新、疏导畅通、路段治乱、出口美化、清洁净化等工作,确保2018年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质提效。
1、制定出台一系列明确规定。借我市城市形象提升年活动东风,从政府层面制定一些符合我市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办法和规定,使得我局在城市执法管理工作过程中有理有据。
2、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一是抓好主城区公厕(移动公厕)建设,按照国家级卫生城建设标准,建议增建成一批公厕(含移动公厕),座解决主城区市民和游客如厕难问题。二是争取政府支持,抓好1处建筑垃圾倾倒处置场建设,遏制建筑垃圾乱倒现象。
3、实行环卫、园林管理市场化。着力环卫、园林工作提质提速提效,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探索推行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由“花钱养人”向“花钱买管理”转型,实现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精细化、常态化、制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切实提升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4、抓好数字化城管建设。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资源、应用计算机技术、地理通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数字技术,对城市实现精确、高效、协同管理。我市可借鉴省内外旅游城市和周边县(市)经验做法,进一步资金加大投入,建立数字城管平台,可以较好地解决资源共享不高、有效监管措施不多、人员配备不强和民众参与度不够等问题。
5、打造一支过硬的城管队伍。以“学习强队、制度建队、情感带队、典型引队”,切实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解决突发性问题能力;强化服务为民理念,推行人性化管理、服务型执法;做到热情服务为民、严格执法为民;强化责任担当,严格绩效考核;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团结和谐、能打硬仗的城管执法队伍。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