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 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1-23 11:05   作者:商务局     来源:商务局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全面落实省、九江市和庐山市工作部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统筹内资、外资外贸协调发展,积极促进消费升级,不断提升商务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荣获江西省2020-2022年全省开放型经济优胜单位、九江市2022年度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工作先进单位、庐山市2022年度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先进单位、庐山市2022年度全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先进综治责任单位)、庐山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先进单位。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3年,我市开放型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其中外资现汇进资完成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稳居九江市前列

1.利用市外项目资金方面:1-11月份,我市认定市外资金2000万元以上项目31个,其中亿元以上24个。实际进资161.68亿元,列九江市第12,同比增长5.37%,列九江市第12。

2.利用省外项目资金方面:1-12月份,我市认定省外资金2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其中亿元以上6个。实际进资56.93亿元,列九江市第13,同比增长5.84%,列九江市第9。

(二)外资

1-12月份,我市引进现汇进资1873万美元,列九江市第3,超额完成九江市下达的1500万美元全年目标指导任务数,完成率124.87%,列九江市第1。同比增长-42.03%,列九江市第11。

(三)外贸。1-12月份,我市实现外贸出口7.06亿元(其中生产型外贸出口1.78亿元),同比下降75.49%。

(四)社消

1-12月份,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87亿元,同比增长7.3%,列九江市第4。1-12月份,我市上报限上消费品零售额53.36亿,同比增长9%。其中12月份上报限上消费品零售额7.82亿元,当月增幅6.6%。

二、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定方向、明举措,招商谋划不断完善

1.明确主攻方向。出台了《庐山市2023年开放型经济工作实施意见》(庐办字〔2023〕4号),制定了《庐山市幸福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若干优惠政策》,突出主导主线,全力推进以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为主的“幸福产业”首位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持续推进“传统升级”项目,积极培育“战略新兴”项目,超前谋划“未来产业”项目,重点突出“文化旅游”项目,高效推进“现代农业”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方向和任务。

2.优化招商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项目不上、发展无望,项目为零、实绩为零”的工作理念,发散招商思维、丰富招商手段,通过资本招商、委托招商、精准招商、活动招商、存量招商、场景招商等招商方式,有效畅通招商引资渠道,拓宽招商路径。实施组团招商,充分发挥全市“20个组团+小分队”的力量,重点围绕幸福产业首位产业,数字经济、先进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开展“组团+小分队”招商。积极外出招商,陪同市主要领导前往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北京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引资系列活动,积极对接了上海张江安稳资本基金有限公司、千年健康中国高科控股集团、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力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金财互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学习了先进经验,推介了庐山优势。借助乡情招商,举办了“三请三回”系列活动,发挥“三友”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企业参加九江市浔商大会,借助商会力量,开展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开设庐商电视专栏,定期播放在庐和外埠庐商宣传访谈节目,加大招商宣传推介。开展活动招商,以“庐山全球商界领袖大会”、“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庐山名茶名泉博览会”“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等大型活动为平台,有针对性的洽商、邀商;积极参与全国、全省重大招商活动,深度策应配合上海跨国公司恳谈会、进出口博览会、绿发会、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推介会、江西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大会等各种重大招商活动,加强我市招商宣传推介。

3.健全招商机制。完善洽谈推进机制。建立健全项目洽谈和决策机制,完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形成“专班洽谈—会商审议—市长办公会决策”的项目快速推进机制。优化调度考核机制。制定了《庐山市2023年开放型经济工作考评办法》,按照“每月通报”、“每季调度”、“不定期督查”、年底考核的工作机制,围绕项目招引、项目推进、项目服务对全市招商引资责任单位进行考评,加强项目调度、传导招商压力、压实工作责任,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你追我赶的招商氛围。

(二)走出去、引进来,招商氛围持续升温

1-12月份,全市20个招商组团累计召开会议调度243次、外出招商359批次、对接客商来市664批次、上报洽谈项目865个,成功对接了诺贝尔陶瓷、三棵树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4月23日,举行了庐山市2023年二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新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额为74.3亿元,其中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亿元以上项目11个,20亿元以上项目1个,成功签约,掀起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热潮;10月28日,借助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平台,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广明大健康产业集团等单位和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三)优服务、盯落地,招大引强有力推进

出台了《庐山市“首席服务官”制度实施方案》,做好项目招引的“后半篇”文章。今年以来,我市签订正式协议项目共23个,总投资额52.5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20亿元以上项目1个。总投资32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一期)从洽谈到签约仅用时9天,在三个月内实现从签约到竣工投产,创造我市招商引资新纪录。2022-2023年签订正式协议的52个项目中,已开工项目45个,开工率86.54%;投产项目29个,投产率55.76%;其中2023年签约的24个项目中,已开工项目18个、投产项目6个

(四)出新招、创品牌,电商零售稳步增长

1-11月份庐山市网络零售额163879.2万元,列九江市第3,同比增长35.58%,列九江市第7。当前,我市共有电商经营主体800余家,电商、微商相关从业人员3万余人,开设网店近5000个。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荣获2021-2022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横塘镇荣获九江市农村电商发展特色乡镇。

1.赋能农村电商。一是创新开展活动,搭建产销平台。通过开展网上年货节、庐山云雾茶直播系列活动、2023年庐山双品网购节暨区域公用品牌大型宣传推广系列活动等各类电商活动,大力促进农产品生产企业与电商企业进行产销对接,有效拓宽了我市农产品销售渠道。二是依托专业机构,扩大市场份额。继续委托第三方公司运营京东“庐山特产”,着力推广我市优质农特产品;目前馆内已上架销售我市农产品30余款。三是壮大人才队伍,做强产业支撑。1-11月份,我市共举办直播带货电子商务培训班10期,培训300余人,为我市新型电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激发了电商人才活力。

2.打造庐山品牌。一是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今年以来,我局先后组织东林雨露、绿游生态、五柳酒业等本地优质电商企业参与省市组织的百县百款赣味年货好礼线上推广活动、2023中国(西安)电子商务博览会、2023江西绿色生态产品(广东)展销会等大型平台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影响力。二是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持续推进“庐山悠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今年5月份,结合“双品网购节”举办了“庐山悠品”区域公用品牌大型宣传推广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产品竞争力。三是加大线上销售力度。依托邮政“邮乐优鲜”网络团购平台,采用基地直供、邮政直配等无中间差价的方式,将我市绿色健康芽菜配送至千家万户,为传统农产品线上销售加“邮”添彩。

3.完善物流体系。聚焦我市物流配送体系明显滞后的问题,以项目为抓手,积极谋划推动现代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加快建设,高标准打造庐山市集配中心、物流转运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和标准化仓配中心。目前,该项目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建成后,将推动我市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为我市农村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四)明底数、提品质,商贸活力不断迸发

今年以来,为全力做好后疫情时代商贸工作,我局多措并举,聚民生、出实招、求真效,不断推动我市商贸领域健康持续发展。

1. 企业摸排全面铺开。充分发挥限上企业的示范引领和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消费持续稳定增长,我局通过实地走访、会议调度等方式,通过扫街扫楼累计摸排我市商贸主体14161家,其中,拟入统企业(含个体)101家,实现月度入库企业18家,完成年度入库企业37家,累计55家,超额完成九江市下达的50家任务数。

2.商贸活动缤纷多彩。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我局先后组织开展了“炫彩冬日·乐购庐山”2023庐山跨年迎新消费季暨新春消费券发放活动,掀起全市新春消费热潮;充分利用庐山冰雪资源优势,开展了“冰雪庐山行·福利享活动”庐山100万冰雪旅游消费券活动,推动庐山冰雪旅游迎来热潮;抢抓暑期旅游机遇,积极筹划了2023汤太宗泰浪电音节、汤太宗暑期嘉年华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2023金秋消费季政府电子消费券发放暨铜锣湾·新湾天地开业盛典启动仪活动,共向全市居民发放餐饮、零售及住宿等政府消费券共300万元,并指导企业开展了汤太宗秋季丰收集会,做到四季有活动,消费有提升。

3.消费商圈提档升级2022年引进的庐山市铜锣湾商业MALL综合体项目正式营业,已有肯德基、裕鼎鲜、渝岸火锅、周大福、宝岛眼镜、中影国际影城等餐饮、零售及亲子娱乐等80余家商户签约入驻;庐山市横塘镇商贸中心(华锦广场)建设项目已正式开业,现有餐饮、零售、培训、休闲等业态签约入驻,该项目已列入九江2023年县域商业建设入库项目;以“戏曲文化”为主题,致力于打造庐山市首个戏曲文化特色商业街的蛟塘镇戏曲文化商业街项目,主体已封顶;庐山市中心农贸市场提升改造项目已基本完工,庐山市城乡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建及改扩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其中海会镇农贸市场改造得到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庐山风景名胜区牯岭街申报第二批省级示范商业街区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4.企业影响不断提升。积极组织本地企业参加了首届“茶圣杯”庐山云雾茶技能大赛、首届浔阳菜厨王争霸赛、江西绿色生态产品(广东)展销会、2023江西(南昌)首届老字号嘉年华活动、2023赣湘鄂皖区域农产品展销会、2023赣湘鄂皖区域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助推九江市庐山云雾茶场申报中华老字号的工作正在推进,进一步提高了庐山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

5.商贸安全常抓不懈。坚决守牢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底线,确保全市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先后制定出台了《庐山市商务领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关于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商务领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把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今年以来商贸系统共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8次,其中联合检查15次,检查问题共计73个,现已全部整改。

(五)强帮扶、挖潜力,重点突破外贸瓶颈

1.加强企业走访。深入开展外贸企业走访活动,通过实地调研、电话沟通等方式,全面系统梳理庐山市外贸企业进出口情况,直面企业生存之难、发展之困,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接,有效推动我市外资、外贸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加大政策宣贯。今年以来,我局先后组织我市外贸企业参加“三同”政策、金融业务政策、物流服务政策等各类外贸政策宣讲会,并进行一对一的业务辅导,并成功为锐胜、宋先、腾跃等10余家外贸企业争取省市外经贸发展资金约79.93万元。

3.鼓励企业“走出去”。成功组织乐胜、晨轩、庐蠡、深蓝等外贸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俄罗斯轻工业博览会、上海国际跨境电商产业带博览会、政协智库高峰论坛、浙商行融资对接企业会等境内外大型展会,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搭建良好平台。

三、存在问题

(一)项目引进质量有待提高。近年来,我市虽招引了包括利宇盟、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在内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但从整体来看,与兄弟县市相比,项目质量和数量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是优质项目信息获取不够。各组团普遍存在招商信息捕捉渠道匮乏的问题,对利用平台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手段挖掘招商信息不多、整体质量普遍不高;另一方面是已有的项目存量不优,2023年签约的24个项目中,5亿元以上项目仅1个,20亿元以上项目仅1个,引进项目中小体量的文旅、农旅项目较多,符合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定位项目占比较低

(二)项目推进力度不够强劲。受我市土地、资金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落地受阻,推进缓慢。针对签约项目存在的问题,部分责任单位帮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方法办法不多,导致部分已“到手”的资源流失,现有的资源存量放大效应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营商环境。庐山旅游技工学校项目办学许可证申报资料2月份已提交至省人社厅,至今仍未办理成功,云水主题项目涉及原星期八小镇债务清理、债权收购及土地置换问题自2月份以来一直未能解决,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招工难”现象突出,距离正常运营仍有较大的人员缺口。

(三)指标增长压力持续增加。一是外贸指标增长缺乏支撑,我市外贸出口总量不大,结构单一的问题依旧突出。2023年,我市实际出口的生产型企业有21家,其中年出口过百万的外贸企业仅2家(分别为锐胜台球制造有限公司、乐胜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其中过千万的仅1家(为锐胜台球制造有限公司),出口产品主要为体育用品和石材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现汇进资储备缺乏,当前我市现有的现汇储备严重不足,亟需寻找新的外资签约项目;三是内资总量相对偏小,受项目推进缓慢影响,多数项目难以达到省市内资认定标准,内资总量在九江排位实现突破难度较大。

四、2024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项目招引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实内资、稳住外贸、挖掘外资、做强社消。

(一)强招商,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第一责任、第一政绩,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进一步优化招商组团、压实招商责任、凝聚招商合力。坚持以产业为依托,重点围绕幸福产业首位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加大上下游配套项目的对接招引力度,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文章。在全市范围内组建三支产业招商小分队,锻造一支懂产业、懂政策、会招商的高素质专业招商队伍,开展外出招商、驻点招商,想尽办法扩大招商信息来源。夯实招商引资宣传视频、推介手册、优惠政策完善等基础工作,借助各类招商中介平台、招商推介活动,加大宣传推介,积极外出走访,重点招引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我市,加快打造庐山市特色产业发展集群。

(二)推项目,做大做强经济发展支撑。持续抓牢抓细签约项目推进的各项工作,严格项目调度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调动全市聚力产业招商工作的积极性,营造全力支持产业招商工作的良好氛围。督促各项目责任单位针对签约项目第一时间组建项目服务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推进机制、制定任务清单及作战图,摸清项目建设各类要素保障和各项审批手续,打好提前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解决方案。积极主动为项目提供帮办证照、帮建厂房、帮助招工、帮助融资、帮助营销等各类服务,协调破解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签约项目如期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补短板,夯实外资外贸数据支撑。外贸方面。一是持续加大对上级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宣贯力度,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加大外贸企业帮扶工作的针对性。二是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抢抓九江加快打造区域航运中心的机遇,重点扩大我市生产型企业出口。三是积极培育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兴外贸业态,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外资方面。充分利用庐山全球商界精英大会、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等重大活动,积极加大我市外资项目宣传推介,同时加紧与在我市投资建设项目的大型央企、外资企业进行对接,鼓励引进外资,夯实我市外资储备。

(四)促融合,切实增强电商发展动力

1.全力推进电商示范创建工作。以培育电子商务主体和运营企业为重点,持续抓好产业支持。鼓励有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创建省、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指导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继续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进一步引导我市电商企业规范化健康发展。

2.大力实施“数商兴农”行动。持续举办各类电子商务培训班,加大电子商务直播技能培训力度,培养网络经营人才,壮大电商队伍。推进“赣品网上行”“网上寻浔品”深化直播带货业态,扩大应用范围,增加网上销售,带动我市特色产业发展。

3.深度推进电商产业融合。依托我市旅游业优势,加快传统电商和新兴电商的融合发展,推动我市庐山旅游、乡村旅游与相关服务业发展电商,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与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全面完成网络零售增量提供数据支撑。

(五)强主体,有效释放商贸发展活力

1.加强体系建设。重点做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达标验收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按增强型标准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达标验收工作,力争今年通过上级验收。

2.提振消费市场。围绕季节性消费热点和重要节假日,组织举办体现庐山特色的各类消费活动;打造城区夜市经济,促进美食名吃、娱乐体验、文化休闲等多元化夜间消费业态,持续营造浓厚的促消费氛围。

3.紧盯企业入统。指导各乡镇(部门)做好商贸企业摸底调度工作,主动上门对接沟通,用足优惠政策,确定发展势头良好、应重点培育的商贸企业,为2024年社消总额稳定增长打好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