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全市商务经济运行情况
2021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九江市下达的指导目标任务数;其中社消增幅稳居九江市第一,外资增幅位居前列。根据会议安排,现就2022年商务工作情况做个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开放型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1.内资:一是利用市外项目资金:2022年,预计利用市外项目资金167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左右。二是利用省外项目资金:九江市下达的任务数为61.62亿元,认定亿元以上项目15个。1月份,我市认定市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进资12.88亿元,列九江市第13,同比增长8.33%,列九江市第9。
2.外资:2022年,预计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其中现汇进资任务数为1500万美元。1月份,我市实际利用外资1719万美元,列九江市第4,同比增长123.4%,列九江市第1其中现汇进资1719万美元,总量和增幅均列九江市第1。
3.外贸:2022年,外贸出口任务数为21.5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一季度,我市生产型企业出口0.55亿元,为确保完成九江市下达的一季度20%增幅的任务数,计划以奖补方式引进跨境电商出口额2.49亿元,填补外贸出口缺口。
4.社零消费:2022年,预计完成社消总额82亿元,增幅10%以上,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完成30家。预计1-2月,我市限上社零增幅30%左右;当前,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已完成25家。
5.“50· 20”项目:2022年,我市“50·20”项目任务数为2个,力争完成3个。当前,2021年申报投资20亿元的和润粮油加工项目,已通过九江市审核,待省商务厅认定。2022年计划报送智能产品联合制造和鄱阳湖临港物流园2个项目。
(二)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顶层规划不断完善。我局牵头起草了《庐山市2022年开放型经济工作实施意见》,配套制定了《庐山市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和《庐山市2022年开放型经济工作考评办法》,进一步压实招商责任,明确工作重点,优化招商机制,细化考评措施。二是项目招引稳步推进。2022年1-2月,新签约项目3个,初步拟提交会商项目20个。三是招商氛围愈发浓厚。今年1-2月份,各招商组团召开会议调度43次,外出招商49次,对接客商来市122次,洽谈项目140个。
(三)商贸流通工作开展情况
大力开展线上线下直播带货活动和促销活动,不断激发商贸活力。今年以来,开展了“2022庐山市迎新春促销费网上行活动”启动仪式,并依托京东平台开展庐山馆年货直播带货活动,在庐山馆内打造庐山年货节专区,各类商品线上线下销售总额突破400万元。3月份,依托九江建行“建行生活APP”平台,向全市居民发放50万元政府消费券,推动了我市重点餐饮、零售为主的商贸业复苏繁荣。
二、存在困难问题
(一)招商引资方面。一是产业布局底数不清。当前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在弄清楚“我们有什么”,“我们需要招引什么”的问题上依旧存在认知不足,用地指标报批难、同质项目多等问题较为突出。二是招商优惠政策不明。我市暂未出台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缺乏竞争优势。三是项目洽谈机制不畅。部分责任单位跟踪洽谈不紧,与客商沟通对接不多,缺乏项目谈判专业人才,与生态环境、林业、自然资源等重要职能部门协调不够,导致部分在谈项目搁置。四是项目整体质量不优。我市重点在谈项目和签约项目中,龙头型项目缺乏,央企、国企、知名民企不多。五是落户项目推进不快。2021年以来签约项目中,仅17个项目开工,其中8个投产,签约项目开工投产率不高。
(二)经济指标方面。1.内资。因正式签约的高质量大项目缺乏、已签约项目建设速度普遍较慢,我市可作为内资申报的项目严重匮乏。2.“50·20”项目。2019年认定的中核环保产业园项目陷入停滞;2021年申报的和润粮油产业园项目仍待省厅认定。3.外贸出口遭遇瓶颈。我市外贸出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当前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仅锐胜台球,100万美元以上仅乐胜运动器材。4.外资存量相对紧缺。现汇进资一直是外资考核的重要指标。2021年我市留存现汇5166万美元,九江市下达的2022-2024年现汇进资指导任务数为7000万美元,储备存在一定缺口。5.社消增长难度较大。限上老企业基数过大,近年来商贸企业保持高位增长,增幅空间较小。
三、下步打算
(一)全身心投入招商
1.优化谋篇布局。加紧出台《庐山市2022年开放型经济实施意见》,大力开展“组团+产业链+集团军”招商。围绕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主攻新兴产业、数字产业等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产业,积极协调工信、农业农村、旅发委等牵头部门,制定一、二、三产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产业地图,实行精准招商。紧盯诺贝尔陶瓷、李宁集团、复星集团、和润等重点企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聚力招引“100·50·20”项目。
2.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文旅、工贸、农业3个产业项目谈判专班和谈判专家组作用,围绕项目招商、项目建设、项目投产阶段,进一步规范项目洽谈、签约、落户全流程工作,切实提高签约成功率。
3.强化调度考核。严格按照“每月通报”、“每季调度”、“不定期督查”、“年底考核”的招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管理的“指挥棒”作用,营造招商工作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宣传推介。动态管理全市重大项目招商库,聘请专业团队,及时更新招商手册、招商PPT、招商视频等宣传资料,展示庐山经济社会发展新风貌,擦亮庐山招商新招牌。
(二)全体系做强商贸
1.办好商旅文活动。协助办好“金秋赏枫节”“冰雪嘉年华”等旅游节庆活动,鼓励商贸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消费升级活动。结合“双品网购节”“双十一”等网络销售旺季,开展“赣品网上行·网上寻(浔)品”等线上销售活动。
2.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按计划建设改造一批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整合的乡镇商贸中心及重点升级改造新型乡村便利店,建设便民物流集散点。通过招商引资,加快推进老农贸市场及部分乡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
3.创新电子商务。一是加快推动电商示范创建。指导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继续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二是举办各类电子商务培训班,培养一批电商创业带头人。三是依托国家电商进农村项目建立的物流配送点,做好市、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工作。加快对接供销总社冷链物流公司,争取冷链物流项目落地庐山。四是继续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扫尾工作。
4.紧抓安全稳定。计划年内对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企业检查不低于6次;对其他行业领域检查不低于4次;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确保年内全市商贸流通领域不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同时,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多措并举,扎实做好重点商贸领域的疫情防控和保供应工作。
(三)全方位提振指标
1.内资方面。重点推进和润粮油产业园、旅游新城商业综合体、五星级酒店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提高羽绒电商创业园三期项目入驻率,力争尽早达到内资认定标准。
2.外贸方面。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加强外贸培训指导,助推企业打开国际市场。重点扶持乐胜运动、宋先制造、筑颐实业等外贸企业出口,大力招引生产型、贸易型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或培育经营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加快跨境电商发展。
3.外资方面。加强庐山文旅新城、诺贝尔陶瓷的跟踪对接服务,把握服务业大发展的机遇,多渠道开展外资项目推介招商,利用我市文旅资源优势,大力招引外资。
4.社消方面。继续发挥专班调度机制,实行每月预报制度,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分析、讨论消费统计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加强与市监局、市税务局等部门对接,对全市商贸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对符合申规入统条件的企业,积极引导入统,为我市消费统计工作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