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庐山市提振消费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4-28 10:50   作者:商务局     来源:商务局      字体:[ ]

各乡(镇)人民政府,沙湖山管理处,市政府各部门,市(局)直各单位,驻市(山)各单位:

《庐山市提振消费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2025年4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庐山市提振消费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国家、省和九江市关于提振消费工作部署和政策高效落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消费空间、提升消费体验、激发消费欲望,形成一套“商旅文体展绿联动”模式,以政策引导、活动引流,促进消费升级、做旺消费市场,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内容

(一)实施商品消费升级行动

1.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承接好一批以旧换新政策。及时宣传、指导、落实好《江西省2025年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细则》中关于汽车报废或置换更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家电产品换新、手机等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和家装厨卫“焕新”等补贴政策;围绕环境基础设施更新项目、用能设备改造项目、回收循环利用项目等,指导有资质的工业企业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节能改造,支持企业加大绿色技术与设备研发投入,加快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助力建材市场消费;支持符合条件的循环经济企业更新改造环保节能设备,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拉动设备和技术消费;做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提高的政策全覆盖宣传,开展送政策入村行动,举1场农机展销会;扩大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新增改造3个小区;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购房者三方联动,通过市场化交易模式实现城市住房以旧换新。积极促进商贸领域消费活动,市本级年度拟投入资金300万元,在重大节假日分批次投放消费券,活动主要涵盖百货、商超、住宿、餐饮等行业,持续扩大消费潜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监局、市税务局、各乡(镇、处)〕

2.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内外协同发 展,引导协助本地外贸生产企业在牯岭商业街、东林古镇、工业服务中心等商圈设立产品展柜,开拓内销渠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市监局、市国控集团、各乡(镇、处)〕

3.加速释放会展经济效应。持续推进“一城一展” “一产一会”活动,坚持以展促销、以展带产、以展兴业。举办好年货节、名茶名泉节等活动;以工业服务中心为载体,举办2场优质产业和工业产品对接会;组织本地企业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级展销会,对参与省、市组织的展销会的企业给予费用补助。引入头部电商平台,在庐山市开展2场直播活动,为全市优质工业产品代言,助力企业快速拓展销售市场;举办电商培训2场,为全市培育更多直播人才。〔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园、市云雾茶产业集团、市中开集团、各乡(镇、处)〕

(二)实施服务消费提质行动

4.扩大餐饮住宿消费。提升餐饮服务品质,鼓励更多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在庐山市开设旗舰店,培育餐饮消费新增长点。加大品牌引入支持,对照《江西省引进和培育知名商贸品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和《九江市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及庐山市《关于激发庐山文旅市场内生发展动力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协助引进品牌企业申报奖励政策。举办庐山市全鱼宴烹饪大赛、“厨娘”选拔赛,开发庐山云雾茶啤酒、庐山云雾茶饮料等,持续挖掘传承创新乡村特色美食。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连锁酒店品牌,推动白鹿镇、温泉镇创省(市)级和美乡宿集聚区,进一步提升全市住宿接待服务能力水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局)文旅委、各乡(镇、处)〕

5.提升家政消费。鼓励市域培训机构、技工学校开展评价类家政培训,支持家政企业提升技能水平,积极引导学员培训后参加省、市评价考试取证,提升培训质量,年度培养家政类服务人员100人以上。支持家政品牌企业带动就业作用,鼓励家政品牌企业开展技能竞赛等活动,优化家政用工供给,依托“5+2就业之家”线上线下平台,发布家政服务供需信息,年度带动本地灵活就业300人以上〔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市监局〕

6.促进养老和托育消费。构建覆盖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养老院资源配置建设,加快形成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健康服务体系。支持养老服务与物业、家政、医疗、文旅、体育等行业融合发展。发展“医养结合”,在庐山市中医院开展健康养老服务。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按照300元/人/月的标准,落实托育机构婴幼儿入托补贴;2025年9月,第五幼儿园托育服务投入运行。〔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局)文旅委、市卫健委、市市监局〕

7.推动文旅消费。做好境外游客引入,设置东南亚、香港、澳门旅游推广中心,开发入境特色游特色线路产品3个,强化引客奖励政策。着力开发高校旅游市场,重点对接九江、南昌、武汉等区域高校资源,通过校地文旅合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群体参与庐山研学实践等活动。聚焦“一老一少”群体,优化银发专列奖励办法,开发银发康养旅游产品2个;以海亮教育集团入驻为契机,推进研学旅游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乡约庐山下,周末微度假”精品路线,以四季为主题,开展乡村游主题活动4场。做好首发经济,推进首发首秀首展工作,以中国五百强产业联盟庐山总部为平台,邀请支持知名企业在庐山核心景区举办新品发布会、展会等。〔责任单位:市(局)文旅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教体局、市邮政公司、市新业文旅集团、各乡(镇、处)〕

8.做大赛事消费。每月举办一次赛事活动助力体育消费发展。启动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申报工作;推进庐山市第13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庐山站、2025庐山九球公开赛、2025庐山半程马拉松赛、“霞路相逢”庐山山地越野赛、九江市第35届钓鱼比赛等赛事活动;谋划申办庐山滑翔伞邀请赛、瑜伽艺术节、全国妇女广场舞(健身操舞)大赛、全省青少年系列赛事,力争更多高规格赛事错峰落地庐山;举办好端午龙舟赛、2025年和美乡村全国(村BA) 篮球赛、庐山市全鱼宴烹饪大赛、大学生环湖半程马拉松等本地特色赛事;挖掘体育研学资源,打造滑翔伞、漂流、卡丁车、沙地越野、露营等特色资源研学线路,推进我市体育研学游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局)文旅委、市文旅控股集团、市新业文旅集团、各乡(镇、处)〕

9.发展健康消费。打造特色康养平台,在庐山人民医院开设睡眠医学中心、运动员康复中心;培育健康消费理念,开展健康知识“六进”活动20场次,引导高质量健康需求;发展老年健康服务,开发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生活照护、康复疗养等服务和产品,联合老年大学,参与老年教育,推动公共消费提质增效。实施“中医药+”行动,在体育赛事设立中医药服务点,为运动员和运动员爱好者提供中医热敷、按摩等运动康复服务;5月份举办2025年“中医夜市”活动,打造中医药研学线路,推动庐山健康消费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局)文旅委〕

(三)实施新型消费培育行动

10.推动数字平台建设。打造线上旅游产品平台,升级“一机游庐山”小程序,集成智能伴游导览、智慧打车停车系统、透明化投诉处理等功能;提供文创特产购买、餐饮预订等一站式服务,培育景区餐饮消费新增长点;整合大庐山周边景区的旅游产品和游客,实现景区之间客人互送,做旺旅游消费;推动智慧医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发展智慧体育,支持体育培训机构拓展线上业务,建设智能化体育场馆,推动体育设施与信息技术融合,推广线上预订及智能导航等服务;完成供应链平台建设,按照“一平台三中心”布局,促成石材、羽绒等传统产业实现线上交易,在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增加产品销量。责任单位:(局)文旅委、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教体局、市文旅控股集团、市新业文旅集团、市中开集团〕

11.探索数字化消费场景。罗普特“城市智芯”项目5月份上线,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应用“产品包”10个,助企业降本增效。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开展自动化智能化先进设备改造,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竞争力。结合羽绒服装产业“创品牌、创规模、创精品”,大力引进巡演展示、创意设计、跨境电商等配套服务业,扩大服装贸易商圈。打造AI个性化设计、虚拟试穿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培育数字消费新增长点,推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中开集团、市商务局〕

12.发展绿色消费。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经济全链条。9月份举办庐山羽绒服装原创设计大赛,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进流通领域绿色包装与“减塑”行动,减少塑料污染。推进物流设施提质增效和智能化改造,推动冷链设施智能化、绿色化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与设备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设备更新改造举办1场专题培训。加快石材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华东地区石材工业品展示特色街和华东地区品牌台球桌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局)文旅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社、市邮政公司〕

13.创新文娱消费供给。紧盯“一圈两带”,做强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四季村晚等演艺品牌。创新文演产品供给,每季举办一场演唱会(音乐节);开展好黄梅戏、3D全息音乐剧等沉浸式演出;办好庐山音乐嘉年华,庐山恋歌等系列演出。瞄准品牌化、高端化发展道路,开发云雾茶、金星砚、西河戏、诗词翰帖等具有庐山特色的文创产品,在核心景区、花语世界、西宁街设置文创产品购物区,满足游客购物需求。探索开发通PUF-NFC指纹芯片与3D裸眼悬浮技术,实现“数字身份+实体产品+文创潮玩+3D悬浮显像+潮玩卡牌”为一体的科技商业新生态。在市内重点商业区打造谷子文化游购街区,开设1家谷子藏品博物馆。〔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局)文旅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国控集团、市文旅控股集团、市新业文旅集团〕

(四)实施农村消费促进行动

14.优化农产品品质。以“庐山”公用品牌落地为契机,鼓励优势企业参与高端品牌创建,推荐一批品牌主体申报全国  区域公用品牌、农业农村部精品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大力   推进神州通油茶创国家级油茶博览园、九江云雾茶场创省级农  产品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新增名特优新、绿色、有机等优质农  产品6个以上。支持“圆通”“舌尖富贵”“盧茗缘”“忆“七尖幽兰”等一批农产品品牌申报“赣鄱正品”,力争认定1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监局、市商务局〕

15.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展系列农产品展销活动,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组织供销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与本地采购商、超市、电商平台等进行面对面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供销系统资源,发挥供销农产品配送公司作用,加强与大型商超、学校、机关食堂等团购客户的对接,推动帮扶产品进入大宗采购渠道;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能力,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加大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关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奖补办法的宣传力度,通过省市县三级政策叠加,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与京东、天猫等五大主流电商平台及盒马、山姆、米其林、黑珍珠等高端商超、知名餐饮深化合作,建设1个茶叶生产基地成为天猫绿色直采基地,拓宽农产品销售网络。〔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商务局〕

16.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积极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设施;依托新汽车客运站的场地及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一站多能的客货邮融合发展中心及冷链物流中转中心,鼓励企业入驻客货邮融合发展中心施行统仓共配。推进“三网融合”模式,整合交通运输网(建制村通客车)、邮政网(邮路)、商贸网(电商服务点)资源,实现场站共享、线路共用、信息互通。建立联合配送体系,依托城乡公交线路,规划“客运+货运”复合型运输通道,试点开通“定时、定点、定线”的客货邮合作线路,鼓励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利用返程空载运力降低物流成本。〔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公司〕

(五)实施消费场景创新行动

17.打造消费融合场景。培育沉浸式文旅场景,依托庐山博物馆和别墅资源,打造实景化展陈、沉浸化场景、数字化体验产品,让别墅“讲故事”、馆藏“动起来”;打造牯岭街心公园、小天池嬉雪景场,推出冰雪度假、亲子冰雪等体验套餐;增设《庐山恋》《西游记》电影打卡点和AI体验区,提升游客参与感;采购机器人、机器狗、登山助力器,在牯岭片区开展无人机外卖、实时VR体验业态,提供科技化未来感文旅新体验;加快推进牯岭艺术小镇项目,打造COOLING秀场、广场音乐节、露天电影、街角艺术展、美食评鉴市集、古堡探秘游戏、城墙演艺、明日剧场等互动体验项目。培育文旅购物场景,引进中免集团俪乐廊、煌上煌、江西精品特产超市、南洋大师傅等品牌,注册自有奶茶品牌,改造庐山南北门、索道服务区,增加餐饮、奶茶、咖啡、书吧等商业业态,提升服务功能。培育夜间文旅消费场景,依托老东船旧址申报建设旅游码头,开发鄱湖夜游项目,推出鄱湖特色全鱼宴;打造房车营地和“布鲁威斯号”草海营地,开展“沙海音乐节”“夜间美食节”“布鲁维斯号帐篷节”等活动。引进云谷足道、酒吧KTV等业态,打造如琴湖文演走廊,采取“日咖夜酒”运营模式,开展小型演出表演、迷你live  house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局)文旅委、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文旅控股集团、市新业文旅集团、各乡(镇、处)〕

(六)实施经营主体壮大行动

18.壮大商贸经营主体。紧盯潜在经营主体,依托旅游热度、消费热度以及相关提振消费政策的刺激加大培育力度。鼓励贸易型企业等入库,力争全年新增30家以上限上商贸主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国控集团、市文旅控股集团、市新业文旅集团、市中开集团、各乡(镇、处)〕

19.壮大文旅经营主体。支持各类文旅企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培育文化体育娱乐业规上企4家;加快推进悠之源民宿、溶洞温泉、东林莲院等项目建设,力争“四证”齐全乡宿突破100家,创建省级以上乡村民宿4家、乙级民宿1家。〔责任单位:市(局)文旅委、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处)〕

20.壮大农村经营主体。出台支持农村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奖补政策,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实施生产设施改善项目,推荐优秀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省市级示范评定工作,激发主体发展积极性。(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局)文旅委、各乡(镇、处))

(七)实施优化消费环境行动

21.推动城市商业消费升级。推进庐山市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成20个以上“十五分钟健身”的布点建设;加快布局秀峰露云娜美时光营地、秀峰乐活基地等露营、户外拓展、亲子游文旅业态、构建“住+游+体验”一体化15分钟生活圈,形成独特的文旅吸引力。〔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商务局、市新业文旅集团、各乡(镇、处)〕

22.加强农村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日常消费品巡检,严防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产品流入市场。聚焦农村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以校园周边食品小卖部、餐饮店、流动摊贩为重点对象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各经营主体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广告市场监管,重点关注以发放小礼品、集中开展养生讲座等形式的营销活动,严厉查处涉老领域虚假宣传及夸大、虚构产品功能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做好养老诈骗常态化工作,切实维护农村消费市场秩序。〔责任单位: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各乡(镇、处)〕

23.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水平。加强涉旅市场监管,重点强化涉旅价格、计量、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广告监管。突出节前专项检查,紧盯“春节”“五一”“暑期”“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对涉旅重点场所、重点景区开展全面检查,杜绝“缺斤短两”“天价商品或服务”等损害旅游形象的事件发生。〔责任单位:市市监局、市(局)文旅委、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八)保障措施

24.明确工作职责。在市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联席会议领导下开展工作,市商务局负责做好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和牵头工作的落实;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好本领域工作任务,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工作协同,促进融合发展,明确任务举措与具体目标,加大对重点消费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统筹用好现有中央和省级相关财政资金,支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25.加强宣传报道。联合主流媒体、自媒体及相关机构、商家等加强对各类提振消费政策、促消费活动的宣传报道。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发布更新活动信息,提升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扩大影响和成效。


分享到: